文︱罗志超
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在房屋、医疗和社区建设三大领域,体现了特区政府对基层民生的重视。作为深水埗区议员,笔者从社区实际需求出发,对政策实施提出以下观察建议。
预算案规划未来五年新增19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较政府上任时增长80%。深水埗作为全港㓥房最密集区域,若落实到位,预计可助区内上万家庭迁往北部都会区等新发展区,除了为基层家庭创造更宜居环境外,也从根本上纾缓因生活空间压迫带来的一系列家庭问题。
在经济发展方面,扩展"共筑·创业家"计划具有积极意义,该政策为青年提供免租店铺试行创业。深水埗正锐意打造为设计及时装基地,若能推动更多私人业主参与店铺免租计划,将有效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将有助形成更具活力的社区商业生态。
医疗服务升级方面,三所康健站升级为康健中心及增加长者照护名额,此举有助完善"预防为先"的基层医疗体系,减轻公营医院压力。深水埗区内长者众多,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区内长者的医疗需求。
本次预算案通过公屋供应、创业扶持、医疗强化等组合措施,形成多层次民生改善体系。作为基层社区代表,乐见政府持续聆听民意,期待在政策执行中进一步完善细节,例如加强跨部门协作、引入民间专业资源等,让惠民措施更好落地见效。
(作者为香港广西社团总会秘书长、深水埗区议员)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