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出海 好的翻译也是创造-紫荆网

“哪吒”出海 好的翻译也是创造

日期:2025-02-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有关“急急如律令”等台词如何翻译的问题,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202502188ae9af028f7f402e9e93a162d304a9e3_2025021893172c9d6a0b4b8b9e486883fc9bbcdb

此前,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外上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被直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即“快速听令”之意。如今,有网友“脑洞大开”,想出“fast fast biu biu”这句兼具趣味性与节奏感的语句。还有网友主张,不妨直接音译为“Ji Ji Ru Lyu Ling”,让英语观众接受原声咒语。

这些“推敲”各有道理。不过,在决定具体译法时,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城一池”,还要将作品整体的翻译情况纳入考量,注重比例和平衡。有网友在观影后发现,《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上映时,“急急如律令”的译文为“swift and uplift”。

不管是“急急如律令”,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阿瓦达索命”咒,都是语言和文化密切结合的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在翻译时,如果将这些文化负载词全都转化为“大白话”,容易消解掉整个作品的文化特色。然而,若是忽视文化差异,使用直译、音译,会让海外受众感到不理解。

有人类学家指出,文化有高语境和低语境之分。其中,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高语境特征,比如内隐、含蓄,包含各类暗码信息等。当高语境文化产品向外流动,必须做好创造性转化,让文化更好地被“解码”。

因此,文化产品出海时,既要照顾海外受众的认知能力,也要努力保留原始的文化特质。此前,有学者研究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英语翻译策略,发现既有将“七十二变”翻译为“72 Transformations”的直译,也有将“天命人”翻译为“The Destined One”的意译,还有“Jingu Bang”(金箍棒)、“Black Bear Guai”(黑熊精)等音译和创造性翻译。

随着游戏热销,不少海外玩家对“孙悟空”这个文化形象产生认同,继而产生系统化了解《西游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动。很多博主也纷纷科普“金箍棒”“大闹天宫”等词汇背后的故事。

因此,文化出海作品在意译的基础上,对小部分表达进行音译或创造性翻译,就像是艺术创作的留白,能够为受众打开想象和探索的空间。当使用这类表达时,主创者也可以通过旁白解释、讲背景故事、视觉辅助等手段,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跨越理解门槛。

回到《哪吒之魔童闹海》,除了“急急如律令”,剧情里不乏“风火轮”“混天绫”“太乙真人”“石矶娘娘”等文化负载词。到底是直译、音译还是创造性翻译,还要取决于如何对台词进行定位,是否将其作为创造性转化的“出彩之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姚润泽
启德体育园开幕礼门票明日公开发售
李家超晤新华社社长
香港教育大学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及课程改革 将增设三个本科新课程
李家超晤青海省省长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