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努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紫荆网

山东努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日期:2025-11-0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紫荆杂志(记者 庄蕾)济南报道:产业、城乡、区域结构与全国相似度极高的北方大省山东,改革开放潮涌40多年,丰富了齐鲁大地敢于为先的地域性格,“勇毅”成为1亿山东人的性格标签。

当下的山东,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名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榜首,并且拥有济南、青岛、烟台三座万亿级城市,打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半岛都市群。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也在这里交汇叠加,为全国探路径、为发展找模式。预计“十四五”末,山东经济总量即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位势不断提升。

1104日,由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东行”即将展开,集中报道各地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勇进和担当。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新闻办)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新闻办)

以专破局、以精立业

如果把山东制造业切一个横断面,你会发现它走的每一步都带著温度,激情而又澎湃。联合国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拥有的省份,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山东锚定的目标,是著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近期,上市企业中际旭创(300308.SZ)市值超过5000亿元,作为全球光模块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家鲁企实现了从传统装备制造到AI硬件巨头的跨越;而在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电动无拖把飞机牵引车近期也吸引了各界目光,这款曾多次保障国产大飞机C919运行的明星产品,是山东制造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注脚。

承载著纵深发展空间的实业,是山东最大的底牌。近年来,山东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篇文章”,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塑强工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东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其中,141家在细分领域深耕超过20年,154家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市场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中,山东企业达到52家,占比超过10%。这些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带动山东全面提高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正在成为山东制造最引以为傲的一张新名片。

以破立新、以韧克难

山东企业的高速发展,背后离不开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

以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利润王”山东重工集团为例,前不久面向公众集中展示了近300款新品,像旗下潍柴全球首款5兆瓦高速柴油发电机组20M61,气缸数达到20个,5000kWe的超强动力可以为大型计算集群提供极佳的动力支持;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重卡,兼容传统能源、混动、新能源等6种能源,能够满足欧洲信息安全要求。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对于创新的矢志不渝。

仅在2024年,山东重工集团研发投入就达136亿元,全球研发人员30000余名,拥有31000项授权专利。每年七八月份,研发团队都会长途跋涉,奔赴气温高达50℃的新疆火焰山;到了九十月份,又要赶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来年一二月,最冷时节,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40℃左右的黑龙江黑河、漠河。正是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他们突破了一大批在全球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从01,产业创新从1N,需要创新生态的共同支持。”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福一曾这样说道。

2025年,山东进一步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一企一策”动态跟踪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链主”。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融通创新示范效应,以科技势能转化带动产业能级跃升。

数据表明,山东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突破3.5万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万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20年的45.1%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2%。当下,山东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培育三个关键,每年实施100项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50项以上重大产业攻关项目,谋划实施建设空天动力、水动力平台、深地探测等大科学装置,打造世界级高端石化、先进钢铁、高端铝业基地。

(图片来源/潍柴集团)
(图片来源/潍柴集团)

以合聚力,以拓开疆

从微观企业“跳到”地缘结构,站在全国方位,“山东平台”作为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去年9月,国务院原则同意《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山东的定位是: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古老的齐鲁大地迸发出势不可挡的发展新活力,“好客山东”正运用平台思维,打造永不落幕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力放大“看好山东”、“选择山东”的磁场。1030日,第四届儒商大会举办,山东迎来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商协会和专家学者代表,在挖掘儒商传统价值的同时,凝聚海内外力量招引新质生产力项目。

同时,山东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促进全方位经贸往来,“朋友圈”持续扩大,截至20255月份,山东省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其中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德国采埃孚、瑞典海克斯康、英国埃地沃兹、新加坡联测优特半导体等一批强链扩链项目先后落地建设,27个项目被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排在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五位。前三季度,山东省进出口值增长5.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7.8%

大河奔流开新路,乘著国家战略的东风,山东正勇立潮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庄蕾 校对:冯琳 监制:魏东升
李家超出席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式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中国空间站飞过圆月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