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投票与善治:立法会选举中的公民参与-紫荆网

刘畅|投票与善治:立法会选举中的公民参与

日期:2025-11-03 来源:橙新闻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刘畅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迎来第八届立法会选举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选举投票的意义,以及它与香港未来发展的密切关系。立法会作为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施政、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立法会选举不仅仅是一场例行公事,更是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重要实践,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举的成功也不仅取决于投票率数字,更在于选民、候选人和当选议员形成的良性互动,这才是实现有参与感的良政善治的核心。

选举投票:连接民意与施政的桥梁

立法会在香港政治体制中扮演关键角色。根据《基本法》,立法会拥有制定法律、审批财政预算、监察政府工作等重要职权。这90个议席由选举委员会界别、功能界别和地方选区三种方式产生,构成多元代表性的立法机关。投票的意义远超履行公民责任的表面层次。每一张选票都是选民对政策方向的选择,对政府构成的影响。当选民投票支持某位候选人时,实质上是在选择其代表的政策理念、施政优先次序和监督风格。一个重视教育改革的议员,与一个专注经济发展的议员,会在立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议程设定和资源分配建议。

行政长官李家超向公务员发函呼吁踊跃投票,函件中也强调,立法会议员如何行使权力、与政府配合制衡,都直接影响政府和公务员的日常工作。这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选举结果不仅决定谁坐在立法会议事厅,更决定了未来四年香港的政策走向、资源运用和发展重点。从房屋供应到医疗改革,从创新科技到青年就业,每一项影响市民生活的政策都需要经过立法会审议和批准。因此,投票是选民影响自身未来的最直接方式。这不是抽象的政治参与,而是对切身利益的实质影响。一个负责任的选民,应该认真思考:哪位候选人的政纲最符合自己的期望?谁最有能力在立法会有效发声?谁能在支持政府施政与提出建设性批评之间取得平衡?

告别躺赢,候选人需用实力赢得信任

投票率的高低确实不是评判选举成功的唯一标准,但高投票率无疑反映了选举的活力和市民的参与热情。然而,提升投票率不能仅依赖政府宣传或动员,更需要候选人通过自身努力赢得选民信任。

候选人必须明白,没有躺赢,只有通过努力和竞争才能获得选票。这种竞争体现在多个层面。

政策层面,候选人必须“火力全开”。他们需要拿出扎实的研究、清晰的政纲和锐利的观点,就深层次矛盾,展开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交锋。选民期待看到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是无原则的附和,而是基于事实的有力监督。唯有当候选人真正投入到这场思想与政纲的较量中,选民才会感觉到自己的一票是有分量的,是能够影响香港未来的。在人际交往中,候选人需要展现文明素养,以诚恳态度与选民沟通,以开放心态听取意见。相敬如宾不是表面客套,而是对选民和对手的尊重,是民主文化的基础。

创新竞选:从地面战到空战的全面战线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如何触及并打动选民,对候选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竞选模式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物理上的街站,是候选人与市民面对面交流、握手、聆听心声的最直接渠道。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互动,能够建立起真实的信任感。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空战”也变得至关重要。候选人必须学会利用全新的传播手段,来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纲领。一个十几秒的短视频,可能比冗长的政策文件更能打动选民;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可能比华丽的演说更具说服力。候选人应该善用这些工具,将复杂的政策转化为可感知、可理解的信息。无论是透过直播与网民互动,还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图文并茂的政策解说,候选人都应竭尽全力,以最多元、最创新的方式展示自己,让选民在海量资讯中看到自己、记住自己、并最终选择自己。

公民责任的延伸:从投票到监督

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会在投票前对各个候选人的背景、政纲和往绩做深入了解,然后投下理性的一票。然而,当选举结果尘埃落定,公民的责任并未完结,而是进入了下一个更为漫长的阶段——监督。

市民需要持续关注自己选出的议员,在议会中的表现如何,是否兑现了竞选时的庄严承诺,是否真正为市民的利益发声。透过旁听议会会议、参与地区咨询、向议员办事处反映意见等方式,市民可以持续向代议士施加压力,确保他们时刻紧记肩上的民意嘱托。这种持续的参与和监督,正是“有参与感的良政善治”的精髓所在。它将选举从一个间歇性的政治活动,转化为一个政府与市民之间持续互动、共同治理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模式下,市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香港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12月7日的立法会选举,是香港市民参与塑造未来的重要机会。这不仅是选出90位议员,更是选择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选举,用好手中的选票,并在选举后持续参与和监督。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有参与感的良政善治,才能让“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更加成功,才能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香港新方向总召集人及香港人才创业者协会执行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橙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蓝皓源 校对:杨晨 监制:张晶晶
李家超出席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式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中国空间站飞过圆月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