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泉:香港专业服务 助中国电车出海-紫荆网

陈清泉:香港专业服务 助中国电车出海

日期:2025-11-03 来源:大公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图:陈清泉坚信“创新始于想像,成于基础”,并勉励青年勇闯科研“无人区”。

“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核心技术、产业链生态等实现跨越式突破,带动中国汽车出口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中国制造”亮眼名片。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人陈清泉,多年来始终站在科技创新前沿,推动着全球电动车产业的变革。从投身电动车研究到提出影响深远的“四网四流”理论,从推动国家新能源战略到促进香港融入国家科创体系,这位88岁的科学巨擘至今仍在电动车与智慧能源领域持续探索,以其毕生所学,为人类可持续出行的未来贡献智慧。

转化废弃能源 海内外探索应用

陈清泉指出,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人类的“第三空间”─继家庭与办公室之后的重要生活场景。“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将能够让人们在出行途中工作、休息或娱乐,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这一理念正驱动着电动车设计与人车交互模式的根本变革。他强调,电动化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而智能化则进一步推动电动车与电网、道路、网络的深度融合,最终构建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愿景,陈清泉提出了“四网四流”融合理论(“四网”指能源、信息、交通、人文四网;“四流”指能源、信息、物质、价值四流)。其核心价值在于两大转化:将废弃能源转化为宝贵资源,将无序交通转化为高效、安全、低碳的有序系统。“四网四流”融合理论不仅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更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近期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获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支持,通过产学研协同,在中国及印尼等地的城市项目中开启应用探索。

陈清泉指出,电动车成功出海必须高度重视各国政策与文化差异,“标准制定是掌握话语权的关键,而国际化的前提是深入的本地化”。在此过程中,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性无可替代,其顶尖的科研、金融与专业服务能力,与深圳的产业化优势相结合,能为中国车企提供全方位的出海支持。他设立的深圳河套国际院士科创中心,正致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帮助内地企业适应海外市场规则,为电动车出海提供专业服务。

勉励青年勇闯科研“无人区”

陈清泉的科研之路,始于印尼巴城中学,这里为他打下了坚实根基。他深情回忆,这所由爱国华侨司徒赞创办的学校,其“团结华侨、爱国奉献”的校风与严谨学风,为他的人生观与科学素养刻下深刻烙印。他特别感念物理老师的培养:“老师注重逻辑思维与实验验证,要求我们撰写详实的实验报告,此种严谨训练,让我受益终身。”从巴中校园到国际学界,陈清泉始终坚信“创新始于想像,成于基础”。他勉励青年,既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更要有勇闯科研“无人区”的胆识,让创新成果兼具唯一性、颠覆性与最佳性。

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孙艺宁 校对:李博扬 监制:姚润泽
李家超出席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式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中国空间站飞过圆月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