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6日,港交所共迎来73家新上市公司,集资总额达1,886.98亿元,按年急升227.75%,稳居全球新股融资榜首。这场IPO盛宴背后的护航力量来自各大中介机构,其中中资券商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中资券商在众多标志性交易中跃升为主导性的保荐人、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港股IPO保荐与承销头部效应凸显,以中金香港、中信证券(香港)、华泰香港、中信建投国际为代表的头部中资机构,在今年以来港股IPO承销榜上名列前茅。
中金稳居IPO承销榜首
为抢抓市场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显著加快国际化布局,将香港作为“桥头堡”,透过新设子公司、拓展业务牌照等举措加码投入。从IPO承销来看:中金公司以340.29亿元的承销金额稳居榜首,承销家数为32家;中信证券(香港)以256.71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28家;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香港)的承销金额分别为164.81亿元、95.61亿元及62.06亿元。
面对港股市场的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动作频频。近日,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正式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9月底华安证券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6号牌照;7月国金证券表示,旗下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6月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中资券商首张虚拟资产全牌照。还有多家中资券商对其香港子公司持续“输血”。今年以来,广发证券、华安证券、东吴证券相继宣布向旗下香港子公司增资,彰显对海外业务发展的高度重视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