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丨肿瘤个体化疫苗取得核心技术突破-紫荆网

医疗前沿丨肿瘤个体化疫苗取得核心技术突破

日期:2025-10-21 来源:天津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第十届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日前在津召开。大会以“肿瘤治疗·精准破局”为主题,深入探讨肿瘤精准诊疗的创新成果与未来趋势,集中展示了全球范围内肿瘤防治领域的最新突破和临床实践经验。从会上获悉,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一项关于“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晚期肺癌等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该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郝希山院士领衔,该院细胞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李晓玲与胸部肿瘤科主任尤健作为共同研究者开展。

据郝希山院士介绍,“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我们首次基于患者自身的肿瘤突变‘指纹’,为其‘量身定制’癌症疫苗,从而精准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攻击。该技术路线为我国实体瘤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李晓玲进一步解释说,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技术是从患者自身的肿瘤组织中,通过基因测序找到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即新抗原,然后为患者个体化制备只针对他自身肿瘤的癌症疫苗。这种“一人一方”的“个体化定制”癌症疫苗技术实现了三大关键突破,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一是自主构建了新抗原预测体系,可从几十至上千个基因突变中精准筛选出20个至30个最具杀伤力的新抗原靶点,实现高效靶向;二是建立了类器官免疫微环境共培养体系,能在体外提前验证疫苗疗效与安全性;三是创新“双重激活”免疫策略,联用“新抗原多肽疫苗”与“新抗原多肽装载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体内形成协同免疫应答,高效唤醒机体免疫系统,实现对肿瘤的多重攻击。

尤健从临床角度描述了一位肿瘤负荷极高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研究经历。“双肺多发肿瘤,伴随全身多处转移,其中肩胛骨已被转移灶严重破坏,疼痛剧烈。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新抗原疫苗联合其他治疗约半年后,影像检查显示他全身的转移灶,包括被破坏的肩胛骨已完全修复,肺部的肿瘤也显著缩小。患者体重增加了近15公斤,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尤健强调,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属于“治疗性疫苗”,其作用机制犹如为人体免疫系统装上“精准导航”。“肿瘤很狡猾,会伪装自己,让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我们的疫苗就像给免疫系统提供了‘敌人’的精确照片,让它们能精准识别并发动攻击,这与传统的靶向药和细胞治疗原理不同,是从启动环节解决问题。”

另据了解,该项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医院构建“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回临床”的全链条无缝衔接创新体系,使团队能将国际通行的3个月疫苗制备周期大幅缩短至平均6周。“从手术室取下的标本,5分钟内就送到了实验室进行处理。高效的联动模式是保障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临床的关键。”尤健表示。李晓玲说,这项成果正是“科研团队与临床团队在同一个大体系下紧密合作”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优势。

此次大会会聚了百余位来自全球的顶尖肿瘤学者、临床专家与相关产业人士。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疫苗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承办,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协办。

来源:天津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懿 校对:马又清 监制:黎知明
“紫荆·院士开讲”首次走进香港中学 探索“柔性电子”的奥秘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25年紫荆文化论坛在港举行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 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
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