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一部抗战史,同走一条复兴路 ——《复疆——两岸抗战共同记忆》明起播出-紫荆网

共忆一部抗战史,同走一条复兴路 ——《复疆——两岸抗战共同记忆》明起播出

日期:2025-10-2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十个穿越时空的历史追问,

十个跨越海峡的抗战故事,

十个尘封历史的家国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由厦门卫视、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播,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州市台办联合指导的系列纪录片《复疆——两岸抗战共同记忆》,聚焦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印记,展现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历程,深化台湾青年对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总海报(繁体)

这部纪录片共10集,每集约9分钟,讲述台湾光复、两岸抗战故事,以感人的纪实拍摄、鲜活的故事细节、详实的历史文献、生动的AI还原,唤醒两岸深层的情感共鸣,勾勒出80年前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抗战史诗。

跨越海峡组建团队。

本片摄制工作由厦门卫视和台湾团队联合执行,两岸摄制团队密切协作,用一年时间,踏足两岸20多座城市,调研采访了100多位两岸抗战、台湾光复的亲历者或后人,拍摄了十个震撼人心的两岸抗战故事。

图1工作照2

台青视角代入情境。

摄制组在两岸寻找到十位和故事相关的台湾青年,用他们心中的十个疑问,开启十段直击心灵、探寻答案的旅程。摄制组和台湾青年们一起,横跨两岸、重回故地、亲身体验、寻找访问,深刻感受80年前先辈们面临的生死绝境,感受当年他们在烽火岁月的命运抉择与家国情怀。

图1台青

多元手法讲述故事。

十集纪录片以情感人,通过历史与现实双线叙事,用感人的故事细节和纪实段落、引起两岸共情的叙事方式和故事呈现、大量的历史资料以及AI还原等多元手法,讲述两岸生死与共的抗战故事,激起同胞血浓于水的情感共鸣。

AI图

十集内容先睹为快!

1、《爷爷的台儿庄》

这是一段牵动三代人的寻根之旅。台湾青年翟翾心中一直有个疑问,爷爷的抗战岁月到底经历了什么,离世时为什么拉着她的手流泪?她和父亲开启了跨越2000多公里,了却一家三代80年心愿的旅程。

第一集《爷爷的台儿庄》

2.《跨越海峡的根脉》

认清历史、传承文化,才有家国认同。台湾青年张期达很好奇,是否有一个家族,几代人始终坚守着两岸的中华文化根脉?在连横、连震东、连战、连惠心一家四代人身上,他找到了答案。

第二集《跨越海峡的根脉》

3.《向死而生》

一群空中雄鹰,许下向死而生的誓言。台湾青年曹圣永从厦门出发,寻找爷爷念念不忘的抗战空军飞虎队的记忆,探寻这份向死而生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家国执念?

第三集《向死而生》

4.《复疆之路》

一个“复疆”的誓言,一段尘封的历史。台湾青年杨保罗在海峡两岸开启了一段对台湾义勇队的追寻,他想知道,当年李友邦和义勇队的“复疆”之路,为何如此艰辛而漫长?

第四集《复疆之路》

5、《向南的墓碑》

一块向南的墓碑,一份光复的誓愿。台湾客家人,这个自称为“客”的族群,为何会成为台湾抵抗日本侵略最决绝的“主”?台湾青年邱庆龄循着先祖足迹,揭开家族两代人、跨越50年的抗日史诗。

第五集《向南的墓碑》

6、《烽火伉俪》

一对烽火伉俪,奔赴抗日救亡的战场。电影《好男好女》故事原型之一的萧道应夫妇,为何漂洋过海到大陆参加抗战?历史学者王立本来到台湾基隆和屏东,用一次次探访、一篇篇手稿,揭开答案。

第六集《烽火伉俪》

7.《漫漫回家路》

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湾世家。台湾雾峰林家几代人,为何放弃富足生活,把自己扔进烽火里?林家后代林俞安来到台中,展开了一次关于家族先辈的对话与追寻。

第七集《漫漫回家路》

8.《未竟的归乡路》

海峡的那一边,是许多抗战老兵一生凝望的故乡。台湾女婿、电影人杨正浓回到台北,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起揭开疑问,这些抗日老兵二代该如何走完父辈那条未竟的归乡路?

第八集《未竟的归乡路》

9.《生生不息》

家国情怀代代承续,黄埔精神生生不息。黄埔军校旧址台籍义务讲解员徐铭鸿,几年来走过大陆100多座城市,最终落脚广州。他想知道,延续百年的黄埔故事和黄埔精神如何传扬不息?

第九集《生生不息》

10.《我们为何纪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台湾青年、中国远征军后代苏允恺回到云南,回到当年的战场,终于知道当年和他外公一样的远征军到底经历了什么,那片被热血浸透的土地,都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第十集《我们为何纪念》

铭记共同的历史,

守护共同的根脉,

奔赴共同的未来。

10月24日至11月2日,10集系列纪录片《复疆——两岸抗战共同记忆》,每晚21:15于厦门卫视、每晚23时于广州台综合频道、周一至五及周日21时05分,周六21时15分于广州台新闻频道播出,厦门卫视、广州台新媒体矩阵同步推送,敬请关注!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梅肯 校对:郭孟琦 监制:连振海
“紫荆·院士开讲”首次走进香港中学 探索“柔性电子”的奥秘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25年紫荆文化论坛在港举行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 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
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