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学会与自然共生,钢筋森林也能绽放生态奇迹。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公布的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显示,香港教育大学顾问及客席讲座教授詹志勇连续两年年度及终身项目均排名第一,被誉为"树博士""屋顶树林之父"。这位以"自然在城市"为研究核心的学者,近日向《紫荆》杂志讲述了他推动香港城市绿化的心路历程。
石墙树:香港独特自然遗产
在港岛陡峭斜坡间,于19世纪左右建设的石墙们孕育出独特的"石墙树"景观。榕树种子在石缝中扎根,形成一片空中绿廊。詹志勇等人通过《石墙树保育》专著,为这类"活化石"建立保护指南,成功在港铁西港岛线工程中挽救古树。"他引用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话讲述树木保育工作的要旨:“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应尊重自然规律,避免粗暴干预。
屋顶绿化:破解高密度城市生态困局
面对香港的土地困局,詹志勇潜心屋顶绿化研究。空中树林能够缓解局部地区的热岛效应,防止阳光直射建筑物,延长建筑物防水层 10 至 20 年的使用期、保护天台的结构,减少维修成本,更创造动物栖息地。
法治建设:香港应设立《树木法》
尽管香港新城区绿化进步显著,詹志勇指出现存隐忧:如1998年记录的380棵"冠军树"十年间保护不佳,土壤品质欠佳致台风季倒树频发等。他倡议制定《树木法》,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把树种好,真的不单只是种树。",他强调需建立"见树又见林"的系统思维,更加整体、宏观地看待绿化问题。
延伸阅读: 《“全球林学第一人”詹志勇眼中的绿色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