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告
登录
发布作品
我的主页
我的紫荆号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下载APP
繁
简
首页
时政
视频
专栏
评论
财经
创科
法治
文化
教育
健康
社会
任免
紫荆号
专题
1990年 10月
历史回顾|江淑文:新机场问题症结何在?
中方的态度其实已经早有披露,虽未正式表态,其政策的取向是可以看出来的。重要的一点是,中方负责官员在多种场合表示,香港需要建设一个新的机场,以代替将会饱和的启德机场。对建一个新机场的必要性的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态度。这说明中方考虑香港大型基建问题,同考虑香港的其他问题一样,是实事求是的,始终以香港繁荣稳定的大局为重,以港人的利益为依归。
历史回顾|简福饴:对《玫瑰园计划》的一点质疑
回溯自香港政府于中英谈判后决定搁置1982年的赤𫚭角新机场总体计划以来,有关这方面的发展消息便沉寂下来几年。直到1986年合和公司胡应湘先生提出了西部港湾发展(包括机场及海港建设)计划,港府才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到1988年3月港府委托顾问公司进行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研究,探讨香港对港口及机场设施的长远需求以及附带运输基础设施和市区发展。最后于1989年公布其结果是有多个可供政府选用的策略,而政府就选择了包括在大屿山北岸的赤𫚭角兴建新机场的策略。
历史回顾|何承天:香港急切需要新机场
我是赞成积极兴建新机场的。而且觉得,这项重要的设施拖到今天才著手建设,已经是太迟了。
历史回顾|胡应湘: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共同完善“海港机场策略方案”
启德机场客货运输量日趋饱和,兴建新机场及新海港已急不容缓。
历史回顾|一个更合适的新机场选址——访香港学者黄良会、薛凤旋
近来,香港报刊对中国在海湾危机问题上采取的外交政策议论颇多,有赞有弹,集中在一点: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政策?
历史回顾|从海湾危机看中国:谁能轻视这个巨人?
近来,香港报刊对中国在海湾危机问题上采取的外交政策议论颇多,有赞有弹,集中在一点: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政策?
历史回顾|林广兆:中东局势对香港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倘若各有关国家能够克制,以和平方式予以化解,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威胁也将很快消失;如果战争爆发,则势必引起更严重的石油危机,加速西方经济衰退。
历史回顾|携手并进 共建香港
炎夏悄然逝去,金秋接踵而来。
历史回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答本刊特约记者问
就国内特区建设、九七年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重要问题发表看法。
历史回顾|写在《紫荆》杂志创刊时
紫荆,品种繁多,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娇俏妩媚,可谓五彩斑斓,千姿百态。在港岛,无论是芳菲摇曳、蝶舞蜂喧的花田,还是闹市区的街头、庭院,都不难见到它那卓立不群的英姿。紫荆花早已被尊为香港市花,未来特区的区旗、区徽上亦印有它的图案,足见受市民喜爱之深。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
10月-紫荆杂志_紫荆网
紫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