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冼汉迪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切体会到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在经济领域,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GDP稳步增长5%,不仅彰显了国家经济的韧性,更为各领域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让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幸福感。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态度,致力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科创领域,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积体电路、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在科技、产业上的全面进阶,标志著我们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包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推进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等,这些举措将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尤其是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以及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等,更将为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战略主动。作为香港科技界代表,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与各界共同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梯度培育策略,既注重了对初创企业的扶持,也加强了对成熟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将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凭藉在专业领域内的深耕细作,能够不断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发展,更是看到了这些高成长性企业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企业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具有引领著行业新风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慧+”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人工智慧+”是内地与香港都极为重视的创新领域,通过加强人工智慧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引导下,内地与香港将在人工智慧领域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术的创新应用。我全力支持这一行动,并期待看到更多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将为两地数字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耐心资本不仅是一种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这种长期的投资策略,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香港研发+湾区转化”的协同模式是充分发挥两地优势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这将为“香港研发+湾区转化”的协同模式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科研成果能够高效、顺畅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同时,加强市场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港澳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报告的这部分内容让我感受到国家对港澳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港澳地区发展的支持和期望。港澳地区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繁荣,也关系到国家的开放和发展。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港澳地区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长期繁荣稳定。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