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讲座发言全文-紫荆网

教育局局长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讲座发言全文

日期:2025-04-17 来源:教育局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四月十五日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讲座的发言全文:

司长、各位嘉宾朋友:

  大家好!古人说“国之亡,亡于邪说”,王夫之说“邪说之行于天下,必托于君子之道”。“邪说”即是用君子之道来包装、混淆视听,刚才司长(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和几位嘉宾均清楚提及了“软对抗”。古代的“邪说”,即是今天我们说的“软对抗”。不过,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散播和渗透“邪说”的方式更加隐蔽和复杂。

  “软对抗”最危险的地方在“软”字,因为“软”容易入心、入脑、登堂入室。例如,有人以言语治疗师的身分,编写羊村故事的绘本,用豺狼代表中央政府,市民被描绘为受迫害的小绵羊,维护国家安全被画成武器,把暴徒描绘成大英雄,故事表面是教小朋友识字听故事,但实质是向心智未成熟的同学宣扬仇恨政府的对抗思想。除了出版,常见的还有在网络的谣言,或在看似正常的交流学习中,散播渗透政治立场,把我们正常的学习活动描绘成被逼“送中”,将国民教育说成“洗脑”。同学在不知不觉间受这些言论影响,形成偏激、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更厉害的是,被人利用、煽动参与违法的行为,破坏社会安宁、危害国家安全,后果非常严重。

  如何防范敌对势力渗透校园?我认为要严防“软对抗”,必须从“强心”出发,做好价值观教育,培养同学的爱国心,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认知和敏感度,建立“强师”队伍。加强学校监察管理的机制,以及强化跨界别合作,合力筑起国家安全保护网。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强心”。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于日常教学中;落实国民教育相关学科,做好小学人文科、初中中国历史科、高中公民科,丰富《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元素,增强同学对国家历史、地理和文化的认识;通过内地学习交流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国情,以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理解国际大事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以建立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的“三支疫苗”,可增强同学对“软对抗”的免疫力。

  第二,“强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为师之道。提升教师识别“软对抗”的能力,是守护学生福祉第一道防线。教育局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我们在《教师专业操守指引》明确要求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防范风险事故。另外,我们亦把《宪法》、《基本法》及国安教育列入教师及校长的培训课程;不断优化学校教材及支援服务;安排到校国家安全教育深化讲座,提升教师应对“软对抗”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做好学生的“认知守门人”。凡事多查证(Facts),聚焦教育(Focus)和着眼未来(Future),以“三F”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第三,强化校园监管和监督的机制,及时制止及预防对抗势力渗透。全港学校,包括专上院校,都会为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同时,妥善管理校园设施及资源,缔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改善,教育局亦会加强监察指导,提出改善建议。应用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小心看每一个字,慎防被其中不正确的说法误导,洞悉文字背后的认知陷阱。我们作为老师或守护校园也是一样,要有“八面受敌”的警觉性,适时检视及优化国安相关指引,与学校紧密联系,对怀疑“软对抗”的行为和外部势力巧立名目的渗透活动严肃处理,做好国家安全和学生的“善守者”和守护者。

  第四,强化跨部门、跨界别合作。要系统全面地守护国家安全,必须全社会总动员。所以,教育局会与不同部门、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全方位学习活动,如“心系家国”联校国民教育活动,同时亦与保安局、律政司等合办与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比赛,安排同学参观国家安全展览厅等,提高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香港兴”,年青一代是我们的未来,学校是防范“软对抗”的最前线。通过强化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建立教师专业团队,通过“强心”、“强师”,做好国家安全教育。时刻保持警觉,强化监察管理,以及跨部门协作,防范各种以伪装身分进行的“软对抗”,巩固校园国安屏障,让我们的年青一代成为爱国爱港、“一国两制”的接班人。最后,教育局会继续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维护国家安全。谢谢。

来源:教育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皓天 校对:但红玲 监制:廖国良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