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港澳部分,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日前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以及参加香港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都为香港如何继续发挥好独特优势、持续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在港引起热烈反响。香港特区政府15名问责局长昨日(8日)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特区政府会努力巩固提升香港在“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下的高度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传统优势,发挥好内联外通的重要桥梁窗口作用,同时,全力推动香港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落地应用以及赋能各行各业改造提升,大力鼓励工商界对创科产业的投资,在助力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及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有更大担当,主动作为。
曾国卫:积极识变应变求变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香港部分,凸显了中央考虑香港的事情从来都是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并以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依归。特区政府须以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勇于担当、务实有为、守正创新的精神,努力巩固提升香港在“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下的高度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传统优势。
同时,进一步加强在金融、航运、贸易和专业服务范畴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好内联外通的重要桥梁窗口作用,加强国际联系与合作,开拓新市场、新运作模式与新行业,同时积极参与大湾区高质量建设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务求在世界的大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许正宇:联动内地金融市场发展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中央非常重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金漆招牌,特区政府定必继续抓紧全球格局变化的脉搏,更给力地向环球投资者展现香港优势,勇于改革创新,联动内地金融市场发展,务求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金漆招牌擦得更光更亮,永放光彩。
同时,政府将继续发挥香港作为财富落户的“聚宝盆”角色,研究扩展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并全速推进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工作,并将联同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于年内举办首届“香港全球金融与产业合作峰会”,通过金融赋能,吸引更多先进产业龙头、海内外企业及投资者落户香港。
邓炳强:为由治及兴创造有利环境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香港正在加快推进由治及兴,他定会带领辖下纪律部队,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两会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定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同时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思维,以及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香港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促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助力香港这颗“钻石”更加璀璨夺目。
谢展寰: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在“一国两制”以及行政长官带领下,环境及生态局未来会把握好推动循环经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在新市场上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丘应桦:不断开拓新兴市场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表示,特区政府正配合国家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以新技术、新思维,开辟新发展路径,包括向企业提供资助以发展电商,并透过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例,及利用专利制度支援创科业界,推动知识产权贸易,促进香港朝向高增值创新及知识型经济发展。同时,政府会积极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以应对环球经贸新格局。
卢宠茂:建设“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香港正积极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充分发挥香港特区医疗卫生国际化的影响力和专业优势,建设“国际医疗创新枢纽”,配合国家创新药及医疗器械研发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并打造香港成为国家中医药国际化的桥头堡和高端医疗人才聚集高地。
宁汉豪:全速为“片区开发”模式招标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北部都会区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为关键,有助香港突破长久以来土地不足的瓶颈,提供各类别的用地提升生活环境和发展产业,特别是成为创新科技及其他新兴产业的策略据点,以及参与大湾区区域合作的新平台。为此,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为优先投入资源、加速北部都会区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持。发展局会全力把有关土地建设及基建工程做好,包括采用多元发展模式,以创新思维更灵活善用市场力量,例如于今年下半年起全速为“片区开发”模式招标、加大力度促成现有土地业权人原址换地、以革新的土地行政及规划思维促成产业早日落户等等。
何永贤:以科技应对庞大建屋量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在内地建造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实力与助力下,特区政府会以科技应对庞大建屋量,为市民建设安乐窝,并在组装合成建筑法、建筑机械人、智慧项目管理等新赛道上,让香港市民进一步认识国家和香港有关方面的迅速发展,及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特质,向国际社会展示香港的新质生产力,说好这个有科技赋能的房屋故事。
香港房屋政策的推展与落实离不开国家支持,亦会与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互动协作,以提速、提量、提效、提质,为市民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人看到在国家支持下,为市民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希望的暖心房屋故事。
杨何蓓茵:拥抱科技 锐意创新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表示,“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空间愈广阔,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务员必须准确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时刻紧记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亦要维护宪制秩序和国家安全。同时,公务员要拥抱科技、锐意创新,以助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跳出框框”,创新求进,敢于以新思维、新做法,积极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为了让公务员能够更有力地推进“一国两制”前进,特区政府会致力提升公务员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的质和量,及持续优化公务员管理制度。
蔡若莲:做好“留学香港”品牌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会继续致力发展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担当国家与全球联系的桥梁,积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正在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做好“留学香港”品牌,向世界推广香港专上教育,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助力国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同时,教育局会着力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教育局会继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区内进行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活动,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中小学大力推动数字教育,加强人工智能及STEAM教育,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
孙东:支持创科企做优做强做大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河套合作区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亦要打造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域。特区政府已将人工智能列为关键产业,全力推动香港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落地应用以及赋能各行各业改造提升,响应国家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及发展动能;要大力鼓励工商界对创科产业的投资,强化“政、产、学、研、投”高效协作,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导向创科产业,支持更多创科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麦美娟:凝心聚力拚经济谋发展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表示,民青局会透过不同计划和活动培育香港青年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担当起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现香港更好发展谱写青春华章;承担起“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继续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同时致力向社会,尤其是香港青年,传达两会精神,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凝心聚力拚经济谋发展,大力巩固提升香港独特的优势,不负中央厚望。
孙玉菡: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我们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无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都取得令人鼓舞的佳绩。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亦提出会于短期内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主动邀请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发展。政府亦会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术工种。
陈美宝:推动前海和北都区建设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局方年内会展开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勘察和设计研究,以及公布北部都会区物流用地发展模式研究结果;积极推动前海和北部都会区建设,细化推动重点任务;于明年为合资格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半税优惠立法;今年年中成立“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将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扩展培训课程至C919飞机相关范畴;于年内宣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用量目标。
运输及物流局会与社会各界携手,全力推动有关跨境低空经济、加强跨境多式联运、港车北上、粤车南下等发展,让内联外通两头到位,抓紧机遇、担当作为,积极求变、破局创新,发挥“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让香港在运输及物流上的金漆招牌继续发光。
罗淑佩:善用启德体育园办国际盛事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表示,特区政府将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香港的文化影响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善用启德体育园这个全新世界级地标,举办更多大型国际体育盛事;多用及用好中央多项惠港政策,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的地位,为市民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进一步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