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芙蓉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二》在内地市场创下票房神话后,近日登陆香港市场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开画首日票房已打破由迪士尼保持多年的动画片首画纪录,这固然为香港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其火爆与香港本土电影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近十年间除了偶然出现一两部本土佳作,港产电影整体呈现每况愈下的趋势,令人不得不感慨,曾经被誉为东方荷里活的香港何以光环不再。《哪吒二》的大热不仅反衬了香港影视产业近年来的多重困境,也引发了公众对香港电影业如何重振昔日辉煌的广泛讨论。
近年来,香港电影市场面临著多方面严峻的挑战。首先是内部因素,第一,随著内地影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大量资本和人才涌入内地,导致香港电影业资本与人才流失严重。其次,香港电影类型固化,创新不足,例如警匪片占比过高,而新类型片的开发相对滞后。第三,投放在香港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进一步限制了香港电影的市场竞争力。第四,香港电影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未能找到平衡点,导致“港味”流失,而随著代际审美的割裂,渐渐出现审美代沟,年轻一代更倾向于漫威等全球化内容,香港本土故事未能实现转型,导致年轻观众对香港电影的认同感下降。
然后是外部因素,首先是荷里活的竞争压力,荷里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扩张,对香港电影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市场,港片外埠市场几乎消失殆尽。其次是在串流媒体冲击下,本地影视公司转型迟缓,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串流媒体平台拓展新的发行渠道。
与香港电影业的衰落相比,内地电影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电影产业,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推动了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张;其次是内地电影工业体系日趋成熟,各种先进特效技术广泛应用下支撑了高质量内容的产出,提升了国产电影的竞争力;第三是随著国家实力的提升,内地观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增长;最后是内地电影业也注重培养和引进国际电影人才,提升了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困境,笔者建议香港电影业通过以下方式积极寻求振兴之路:
1.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政府应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新类型片的开发(例如动画片、科幻片),推动产业转型。同时,政府应牵头推动大湾区同业的联动,例如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院线”,弥补本土院线不足的缺陷。
2.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香港电影业应加强与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引进创新技术,培养新一代导演和编剧。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和国际电影人才,提升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香港电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拓展国际市场,以及利用地缘优势拓展东南亚等市场,打造区域文化中心。
3.文化再造与新型本土化。香港电影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推出具有独特创意和深刻内涵的多元化作品,对于对本土元素超过一定占比的项目予以资助。同时,注重本土故事的年轻化转型,吸引新一代观众,如果一套电影连本地人都不认可,很难想象能在国际上获得成功。
4.推动数字化与流媒体发展。积极拥抱数字化和流媒体平台,通过线上发行、版权合作等方式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同时,积极开发经典作品的衍生产品,如网络游戏、文化创意产品等,增加行业收入,继而反馈电影业本身。
综上所述,《哪吒二》的热映不仅揭示了香港影视产业的困境,也为香港电影业的振兴提供了启示。香港电影业需要与时俱进,及时作出改变并找到新的路径,才能重拾昔日的辉煌。通过借鉴内地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特色,香港电影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再次在国际影坛上闪耀。
(本文作者系葵青区区议员、全国青联委员、新界社团联会总监及青研香港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