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内地九市上半年外贸数据彰显区域经济韧性与发展动能-紫荆网

大湾区内地九市上半年外贸数据彰显区域经济韧性与发展动能

日期:2025-07-2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林晓辉

2025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总额达4.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增速分别高于广东省和全国0.3个及1.4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五分之一,并创下历年同期新高。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核心引擎的稳定作用,更折射出其在外贸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和产业升级中的显著优势。

从增长持续性看,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二季度单月进出口规模突破7771亿元人民币,显示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强大韧性。这种稳定增长得益于区域产业基础的深厚积累——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出口结构持续升级,集成电路、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超20%,自主品牌占比提升至22.8%,印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成效。

贸易方式优化成为另一大亮点。一般贸易占比58.7%,保税物流增长14.6%并首次超过加工贸易,标志着大湾区正从传统加工基地向全球资源配置中心转变。这种转变既符合国际产业链重构趋势,也体现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创新,如前海、横琴等平台的制度型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对东盟进出口增长6%,对非洲、中亚增速超8%,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近四成,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并形成“新旧并举”的市场格局。这种布局既巩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又通过RCEP等机制深化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企业生态的活力更值得关注。民营企业贡献64.4%的进出口额,外商投资企业增长5.4%,显示市场化机制与外资吸引力并存。尽管国企进出口有所下降,但整体结构更趋均衡,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内需市场的扩容同样引人注目。机电产品进口增长19.5%,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高技术产品进口激增,既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又形成“出口-进口”良性循环。民生消费品进口增长超20%,则反映出湾区消费市场与生产体系的同步升级。

这些数据背后,是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制度优势、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的物流优势、以及完整产业链的集群优势。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大湾区正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这种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不仅为广东经济提供支撑,更为全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贡献了“湾区样本”。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江心雨 监制:连振海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陈茂波《紫荆》专访详解稳定币发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