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4日),周文港联同一众“G19”立法会议员会见行政长官李家超,提交题为《寻求突破,开创新机:2025年施政报告建议书》。周文港认为,现届特区政府在发展金融、商贸、创科,尤其在“抢人才”、“抢企业”、建设香港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以及优化市民置业阶梯等工作,成果明显,贯彻落实了“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主体施政理念。
早在6月开始,周文港和团队已通过举办座谈会、致电、发信、发讯息等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别的意见,并撰写成《施政报告建议书》,概分为以下4大方面: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巩固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开拓新机”、
“推动多元经济,塑造文体旅产业融合”,以及
“构建宜居宜业、关爱共融、老有所养的社会”;
当中,特别就加快发展国际高等教育枢纽、透过率先开发“北都大学城”以引领整个北部都会区的提速发展,以至提振股市、稳住楼市、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盛事经济引领大旅游业发展,尤其改善社会民生等,共提出12条具体建议、合共35项具体措施。
就周文港一直密切关注和跟进的教育及经济领域,主要建议如下:
教育方面,周文港建议:
率先开发“北都大学城”以引领整个北部都会区的提速发展;放宽非本地生限额;支持自资院校蓬勃发展
香港高等院校教研水平在全球享负盛名。周文港认为,因应本地大学在世界排名屡创佳绩;同时美国近来又收紧留学生签证,甚至持续改紧学术自由;特区政府务必因时制宜,及时向全球尖子学生及学者伸出“橄榄枝”,通过加强对外宣传,并展示香港海纳百川、学术自由等优势,吸引人才集聚。周文港建议:
率先开发“北都大学城”以引领整个北部都会区的提速发展:发展“北都大学城”是整个北都建设中最有效益、最具效率的项目;凭借“留学香港”品牌所产生的周边经济效应、科研氛围,以及高端人才集聚等效益,有利政府向外推广北都的发展优势和机遇,进一步吸引海内外投资者来到香港,带动北都核心板块以至整个北都的长足发展;
注资20亿元,推出新一轮“杰出创科学人计划”:鉴于美国持续打压学术自由及科研界别,全球多国均积极吸纳这批“科研难民”;特区政府应当把握机会,透过推行第二轮“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进一步吸纳国际科研领军人才来港,并一并招揽其团队,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和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放宽“八大”及自资院校录取非本地生限额至“额外五成”,成立专责办公室招揽学生、学者:教育局可考虑将其录取非本地生的限额由“额外四成”再提升至“额外五成”,以向全球、尤其是欧美学生释出强烈讯号,欢迎其来港升学。亦可参考“人才服务办公室”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实体办公室或网上平台以支援“八大”非本地生及学者;
支持自资院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界别百花齐放:新修订的《专上学院条例》主要条文将于明年8月1日生效;为了继续发挥自资院校在开办香港和邻近地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的作用,以及为本地基层及海内外学生提供优质就学机会,建议教育局与国家教育部争取尽快落实,所有自资院校在招收MMT“内地、澳门及台湾)学生的政策上待遇一致“亦即可招收额外四成的非本地学士学位学生),助力所有自资院校发展成为“应用科学大学”。
经济方面,周文港建议:
巩固提升“三中心”“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促进多元经济:持续优化股市楼市政策、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刺激内需、优化“粤车南下”安排
众所周知,金融、贸易、航运“三中心”产业和楼市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命脉,特区政府不遗余力振兴股市和稳住楼市,有望发挥财富效应,打破近期出现商业地产下跌的现况,筑牢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而推动大旅游业发展、培育“演唱会经济”和“银发经济”等产业,则可为香港内部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周文港对经济范畴的建议如下:
进一步加强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引入更多元的IPO投资者结构,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把握人工智能“AI)时代的发展机遇,借鉴港交所上市规则18A和18C的改革经验,对AI及上下游行业例如數字基建、半导体等推出有针对性的上市规则,以便利更多AI科技类企业来港交所上市;研究设立“中概股回流办公室”,为有意回流香港市场的中概股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发展跨国供应链管理的“总部经济”,引领港商和内企出海:投资推广署与贸发局可以联合本地商会、专业团体等组建招商团队,定期举办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的内地及境外大型企业来港设立海外总部;考虑由贸发局主导推动建立官商协作的“新兴市场资讯共享平台”,整合海外新兴市场的宏观经济、行业报告、政策更新、潜在合作伙伴名录等关键资讯,向有意“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及时、权威的资讯;
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刺激香港内部消费:建议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成立一站式的服务窗口,并补贴巨星来港落户启德体育园或红馆举行演唱会,集中火力做好一件盛事,加强推广香港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人来港消费;并推出“演唱会港人专场”,刺激本地人留港消费;
优化“粤车南下”安排,促进香港的内部消费:据悉,“粤车南下”首阶段会安排广东省“南下”私家车进入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并每日让100辆南下车辆进入香港市区;建议运输及物流局在首阶段实施短时间后,至少尽快将相关适用范围由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扩大至邻近机场大型商场、迪士尼乐园一带在内的大屿山特定区域,以便“粤车南下”使用者来港购物,促进香港的内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