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中美关税战缓和的积极影响,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4,重回扩张区间,胜市场预期,并高于5月2.1个百分点,与4月持平。
供需重回扩张乐观度略减弱
PMI分项数据显示,制造业供需重回扩张,出口反弹但仍略低于荣枯线,就业、价格持续低迷,市场乐观度略有减弱。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内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亦未得到根本扭转,近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分化,部分门类消费超预期增长,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长动能则有所转弱,市场主体乐观预期仍有不足。长期消费势能的培育重点仍应在“保就业、稳预期、增收入”等方面。
积压订单量3个月首次微升
最新PMI数据显示,第二季中国制造业恢复增长。新订单增加,支撑产量恢复扩张。产出增速虽然尚低,但已是2024年11月后最高纪录,原因据报是需求增强所驱动。据调查样本企业反映,贸易环境改善,配合促销活动,支撑新订单恢复增长。不过,由于出口疲软,新订单的增速仍然轻微。新出口订单已连续3个月下滑,但降幅较5月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企业乐观度较5月减弱,对增加用工保持审慎。
价格方面,6月投入成本下降。受此支撑,平均销售价格录得1月后最明显降幅。另一方面,运费和物流成本上扬,继续推高出口价格。与此同时,积压订单量在3个月来首次轻微上升,这是新业务量增加而产能下降所致。据调查样本企业反映,由于裁撤冗员或人员离职后不再填补空缺,中国制造业6月用工量普遍下降。
对于增加用工,企业普遍审慎,既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也是对未来12个月生产前景信心下降所致。虽然产出预期指数仍高于50.0临界值,反映企业看好未来一年前景,但乐观度较5月放缓,并且继续低于长期均值。企业寄望业务拓展措施和新产品问世,助力推动销售和生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