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朱家健 |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香港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商业都市,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吸引资金与人才。香港具备健全的社会制度和廉洁高效的公务员体系,法律框架完善。香港采用国际通行的普通法体系,配合成熟的仲裁调解机制,使其成为跨国商业纠纷解决的首选地。香港身处粤港澳大湾区,背靠祖国,面向国际,具有「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香港实行简单透明的税制,免征商品服务税和增值税,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优越的营商环境。中英双语并行的语言环境大大降低了国际商务交流障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涵盖专利、版权、商标等各领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系统化的优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香港作为全球商业枢纽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吸引著国际资本和专业人才集聚于此,也为香港扩大国际交往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法律仲裁调解服务让跨国企业充满信心
香港的法律专业服务与中国内地和国际接轨,香港律师会会员除了本地执业律师,还有境外律师(Foreign Lawyer)制度,允许境外执业的律师在香港以「境外律师」身份在香港从事自己所属司法管辖区法律范围内的有限度执业,并吸引境外律师行来香港开设办事处,从事与境外贸易和资产相关的法律服务,盘活香港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增加了外国商家赴港进行商贸和考察活动,带动了香港的商务活动和相关服务产业链。
国际仲裁和调解同是解决争议的另行方法,香港的其中一个定位为国际仲裁调解中心,并设有相关认证机构及可供境外仲裁员在香港登记和执业的制度。国际仲裁调解服务让香港商贸高度国际化,不少跨国企业乐于在香港设立亚洲分部,并以香港作为法律合约的司法管辖地,利于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当然,这也建基于香港健全的法制、廉洁的风气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外资和海外专业人士到香港设立公司经营业务,就是境外投资者和境外专才对香港法治投下信任的一票。
教育产业是吸引国际资源的有力手段
香港的教育制度同样具备世界级的资源和条件。香港有五所大学名列全球百强,取录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生。校园环境高度国际化,开设多所国际学校,对国际专才而言,可以举家移居香港,让孩子接受本地优质教育,在毕业后也倾向留港工作和生活。
香港的多所综合研究型大学,设有理科、工科、医科、农业课程,这些大学科研团队走出香港,取录国际生,跨地跨校组成研究团队,承接香港以外的科研项目,共用建设模型、完成实验和采集科研数据,撰写论文和报告,并共同申报和发表研究成果。大学的文科和社会科学同样可以与海外学者进行跨地比较研究,合著论文,增加互访交流,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
学术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界继续与境外大学和企业进行良好互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惠及大学、项目团队和学生,利好大学整体发展。同时,大学可以把技术专利等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配合市场,造福社会,同时大学可以透过把成果商业化获得资金,再投入其他学术项目,令学术研究能够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跨地大学(群)合作,资源互补,产生协同作用,更能获得商界的捐赠合作,促进多赢。
香港的五所世界百强的高等学府,既有综合型大学,也有研究型大学,所开设的文、理、工、医、商等学科,多项位于亚洲前列。同时,高校为个别国家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与全球大学开展合作,开设不同的交流计划,既欢迎海外和内地学生来学校体验,也把香港学子送出去进行交流,以启动人文传承,孕育国际精才。
此外,香港各高校每年也举办不同学科的国际会议和座谈会,邀请各地学者专家云集香港作学术交流和分享,传递知识,共同进步。自2016-17学年,香港特区政府就透过「一带一路」奖学金,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杰出学生招手,让他们来港升学,既让国外学生与本地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也让香港学生对奖学金受惠国家有更深刻的了解。此后,奖学金得主毕业后学有所成,可充当「带路人」,带领香港资金到当地,并引入项目,达致双赢,与「一带一路」国家结缘,成就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会展业助力搭建国际「朋友圈」
香港每年透过承办不同规模的国际会议、展览等,成为向外推介香港软实力的世界橱窗,不仅向国际友人展示香港的优质商品和专业服务,还为旅游业和酒店业带来可观收入。透过会议展览等商业活动,香港提供会计、财务、法律、评估、咨询、翻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高端商业服务,为商品增值服务,成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香港作为一个享有「内联外通」条件的独特城市,国际化软硬配套优势明显。香港聘用律师、调解员、仲裁员的机制也较为透明,并为西方世界接受。而香港特区法律中,双语具同等法定地位,诉讼方可以就个别案件选择以中文或英文作为审讯语言,并使用翻译服务,利于解决纠纷和开展合作。
香港每个季节均有大规模的商品展览服务,为中外商品提供一流展示平台,所展商品包括家居用品、服饰、玩具、文具、高科技电器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买家和参观者,让香港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展览平台。
另外,香港的多间国际品牌酒店屹立维港两岸,成为商业旅游区的地标,这些酒店提供舒适的房间、称心的服务、优质的餐饮,也提供良好的会场服务等,为本地企业和境外企业携手服务香港国际会议和商品展览。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带动国际交流合作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全方位推进多个文艺政策,致力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的独特优势,无论是公营博物馆和境外博物馆合办的专题展览,还是如「巴赛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等私人举办的展览,均受到国际友人欢迎。艺术品拍卖会同样得到国际艺术家、鉴赏家和收藏家的青睐。
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造就文化碰撞,利于文化传播。透过高端和贴地的文艺活动,香港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热衷艺术品、表演和文创活动的艺术家,在香港以中国传统艺术和本土艺术向外国朋友说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同时,香港作为中西合璧的艺术平台,东西方文艺交汇有机结合,香港既是中外文化「大使」,也积极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政策。
香港电影蜚声国际,本地产生多位国际影视红星和动作巨星,成为香港电影的国际代言人。香港也不时成为外国电影的取景地及外国影星和网红的地标「打卡地」。电影是香港深化国际合作的另一条路径,例如在电影融资、特效、后期加工制作、版权保护等方面,可以与外国电影发行商进行对接合作,并把香港电影人才输送到海外。香港电影的合作拍摄,也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互动,既能为观众和投资者带来新奇体验,又可带来票房收益和创新成果,还丰富了本地电影创作的底蕴,利于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家办入驻
香港特区政府辖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同样交出了亮丽的成绩表,今年4月该办公室便与包括来自新加坡和美国的一系列企业开展洽商、签署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包括科研机构、金融及专业服务公司,将为香港带来潜在投资、就业岗位和科技进步,利于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香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同样收获良好口碑,既能保障国际企业的法律权益,更能发展品牌管理业务。对香港而言,深化香港与优质国际品牌的合作,更能打造香港作为商贸中心的形象。
除此以外,香港欢迎境外的家族办公室赴香港设办事处,为拥有业务和资金的家族提供包括教育、投资、地产、奢侈品认购等在内的「一条龙」配套服务。持有相关资深经验和牌照的国际专才云集香江,为投资者和家族企业管理资产,实现资产增值,同时盘活香港的财金服务和高端消费服务。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是香港的必然选择。香港要坚持「门常开」、「走出去」,深化跨领域的国际交往合作,扩展国际「朋友圈」,与内地企业「并船出海」,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位置。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5年4-6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