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夏韵长 养生正当时-紫荆网

岭南夏韵长 养生正当时

日期:2025-06-17 来源:紫荆养生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马又清

岭南的夏日,是一幅泼墨淋漓的写意长卷。香江潮水里挟著潮湿的季风,将天地浸染成氤氲的碧色。在这暑气蒸腾、雨露丰沛的时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箴言如古寺钟声般回荡:「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千百年来,岭南先民以草木为友,与节气共生,在湿热交织的独特气候中,淬炼出天人相应的养生智慧,恰似工夫茶般,在慢斟细品间调和著生命的韵律。

暑湿相搏,当以清补化浊

岭南地区暑季素以「上蒸下煮」著称,《岭南卫生方》谓之「炎方地卑,湿热之气常盛」,湿热交攻最易伤及脾阳。昔年葛洪在罗浮山采药时,便发现本地人常以五指毛桃煲汤,取其土茯苓配木棉花袪湿,佐以陈皮理气,暗合《伤寒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经义。今人养生,可循古法以四君子汤为底,佐以炒白扁豆、赤小豆等物,仿若为脾胃撑起一柄油纸伞,既挡暑热斜雨,又存中焦阳气。

食饮有节,妙用草木清芬

晨起穿行于旧街老巷,总见阿婆们将新鲜鸡骨草、火炭母投入陶瓮,文火慢煨三小时,药香与街角黄皮树的花气缠绵不休。这般场景,恰是《千金要方》「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的生动注脚。岭南物候赐予我们得天独厚的养生食材:苦瓜如碧玉含霜,能清心火;冬瓜若雪魄冰肌,善利三焦;更有那龙眼肉与西洋参隔水炖服,正应了李时珍「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的告诫。然需谨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终究是诗人狂语,湿热体质者当学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载「食罢荔枝,必以淡盐汤漱口」,方得清凉真味。

动静相宜,心静自会生凉

南华寺六祖慧能曾于炎夏说法:「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港澳地区养生之道,尤重精神调摄。午后暑气最盛时,可效陈白沙「静坐澄心」之法,燃一线莞香,观檀烟袅娜如江面水汽升腾;或摹写《十香词》笺,让笔墨在宣纸上晕染出荷花清气。若论导引之术,当推五禽戏中「鹿戏」,其势舒徐如西关趟栊门开合,能通督脉而祛暑湿。至若运动,宜择寅时初阳未炽之际,沿维港两岸慢行,效仿《老老恒言》「缓步数百步,散其郁滞」,但见晨曦穿透榕须,恍若天地正在吐纳呼吸。

起居循道,巧避虚邪贼风

《遵生八牋》:「夏月勿以冷水灌汗,勿当风而卧」。今人虽居广厦,仍须谨记:空调寒气似无形之矢,可学十三行商人以莨绸为衫,取薯莨天然凉感;夜寝时置艾绒香囊于枕畔,既驱蚊虫,又避虚邪。另需注意子午觉的玄妙,《周易参同契》云「午时乃阳极阴生之际」,小憩片刻胜过参汤补益,但忌直接卧于竹席,当以苧麻织物相隔,护住命门真火。

盛夏的岭南,是天地设下的考场。当我们以陈皮老姜调和阴阳,用芭蕉叶般的阔达心境接纳暑湿,便能在蝉鸣聒耳处听见养生真谛。让我们在凉茶铺升腾的雾气中,在祠堂天井漏下的细雨里,找回生命本真的节奏。毕竟,最好的养生从不是对抗自然,而是如香江之水般,既有奔腾入海的执著,又有回环九曲的从容。愿我们在炎热夏季保持一份清凉心情,用科学养生方式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来源:紫荆养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懿 校对:马又清 监制:黎知明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陈茂波《紫荆》专访详解稳定币发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