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积金局行政总监郑恩赐18日接受访问时表示,强积金“全自由行”计划明年推行,基金的行政费有望进一步下降。强积金制度运作多年,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环境波动等影响,现行制度在供款限额、追讨机制、产品多元化等层面均暴露出不足,应该与时并进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机制、精益求精,切实提升全港雇员的退休保障。
强积金“全自由行”计划预计将于明年推行,这将赋予雇员对雇主供款部分的投资选择权,是对雇员权益的一次重大强化,也将促使强积金市场更加透明化和提升竞争。过去因对冲安排限制,雇员仅能转移个人供款部分,而雇主供款被长期服务金和遣散费对冲“锁死”。今年5月取消对冲后,新入职雇员的雇主供款将完全脱钩,为“全自由行”扫清法律障碍,让雇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退休规划,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这将倒逼强积金受托人降低管理费和提升服务质素。
同时,随着积金易平台的全面运行,强积金的行政费用有望进一步降低。目前,强积金的行政费一般为1.35%,而随着积金易平台的投入使用,这一费用有望降至更低。这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实际的投资中,从而提高退休金的累积速度。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雇员收入水平的提高,强积金的供款限额已经显得落后。现行强积金供款入息下限为7,100元、入息上限则为30,000元,该标准自2013年起未作调整,已经无法足够保障雇员退休后的生活。郑恩赐指出,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积金局正研究未来向上调整供款限额,并希望在2026年前向特区政府提交建议。对于雇员来说,更高的供款上限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强积金计划进行更多的财务规划,从而提高退休金的累积效率。
近年来,强积金供款被拖欠的个案有所增加,对雇员的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积金局的数据显示,过去3年因雇主拖欠供款而发出的缴款通知书持续上升,由2022年的约34万张,增至2024年的39万张,平均年增约7%至8%。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积金局正与政府商讨将拖欠要付的附加费分为两级制。目前无论是迟交一天还是迟交100天,雇主都需要缴交拖欠款项的5%作为附加费。未来可能在超过某个时限后,附加费将升至10%。这一改革将有效增加违规成本,促使雇主更加重视强积金供款的及时缴纳。同时,积金局也设立了“惯犯”名单,针对经常拖欠供款的雇主进行重点追讨,这将进一步提高追款效率。
此外,乘着强积金“全自由行”全面推行的契机,积金局应该促使强积金受托人考虑增设更多收费低廉的被动型基金产品和与通胀挂钩的基金产品,例如政府基建债券等,以满足不同雇员的需求。这些措施将帮助雇员更好地应对通胀压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强积金制度自2000年推行以来,已成为数以百万计雇员退休保障的核心支柱,其改革和完善对于提升雇员的生活质量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性有重要意义。虽然强积金制度长期被批评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推行强积金“全自由行”、提高供款限额、实施分级罚款制度以及丰富投资产品等措施,将可以进一步完善强积金制度,使其更加公平、高效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