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刚:把握发展定力 构建资本市场安全港-紫荆网

严刚:把握发展定力 构建资本市场安全港

日期:2025-04-1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严刚

美国对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横征关税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持续震荡,引致外界深深担忧影响全球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美国或将迈向不可逆转的衰退,并由此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整合重组,香港作为具有“两制”优势自由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在新一轮的资本市场重组过程中,以其自由港的完整灵活的市场机制,预期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在转口贸易方面再度发挥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资本市场构建基于普通法治保障的规避风险的安全港。

由美国加征关税引致的市场大幅波动,本质上是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经济要素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过程。毫无疑问,这场危机必然会打破过去三十年“低成本全球化”的既有模式,全球资本流动模式、企业风险管理逻辑、国际货币体系均面临著难以回避的必然进行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挪移。作为全球最自由的市场经济体,香港在复杂局势中既面临资本撤离新兴市场的短期压力,更蕴含著结构性战略机遇——全球资本避险需求激增、离岸金融中心功能重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金融科技革命深化四大趋势,这也正是香港巩固国际金融枢纽地位的历史性战略性发展契机。

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下,全球美元流动性呈现“向核心市场聚集”特征。香港作为亚洲最大跨境资金蓄水池(2024年存款总额超17万亿港元),可通过优化联系汇率制度透明度、扩大美元融资工具创新(如ESG挂钩外汇掉期)、建设24小时全天候美元清算网络,巩固香港作为“亚洲美元心脏”及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中心的自由市场功能。

随著市场风险的持续增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稳定性,作为全球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期将继续不断地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压舱石定心丸的中坚作用,也因此,全球投资者对包括人民币等非美元资产配置需求大幅攀升。香港应加速推出人民币、黄金、大宗商品衍生品组合产品,探索将虚拟资产(如合规加密货币ETF)纳入多元资产配置框架,尤其是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优势,加大人民币衍生交易产品作为对冲美元波动、规避市场风险的市场份额。港交所可借鉴新加坡SGX模式,推出挂钩东南亚基建专案的REITs创新产品,构建“新兴市场风险对冲中心”及其相关的投资产品。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跨境融资枢纽的功能。产业链区域化催生企业“中国+N”布局,也为香港打造“区域总部融资平臺”创造了新的可能。为此,针对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跨国企业在税率相对较低的东南亚扩张产能,发展项目融资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产能转移贷”,并为内地科技企业出海设计“专利质押+离岸研发中心”的跨境融资模式。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香港普通法的法治核心优势,推广香港法律在跨境贸易合约中的适用范围,利用在建的国际调解院,构建争议解决枢纽地位,提升香港竞争力及软实力。

SWIFT数据显示,2024 年 8 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4.69%,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例为24.8%,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准稳步提升。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区,长期保有近万亿元的人民币存额,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交易范围及投资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要继续扩大人民币债券品种(如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债);二是要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FPS快速支付系统对接;三是要建立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压力缓冲池”,联合内地央行完善货币互换机制,并在两制基础上,创新市场跨境流动机制;四是通过发行人民币绿色债券等投资工具,以香港所长服务贡献国家所需。

毫无疑问,香港的最大优势在于独一无二的“两制”,这也是香港勇于创新敢于破局,推动金融科技革命的底气所在与突破口。在进一步完善证监会发牌制度基础上,可设立“跨境数字资产试验区“,允许合规机构开展稳定币跨境结算、代币化债券发行等创新。重点吸引Web3.0基础设施开发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产业集群的优势,打造“监管科技(RegTech)创新基地”在湾区先试先行,并在湾区成功的基础上,推展至东南亚及更广泛的区域。同时,借足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试点政策,率先建立“负面清单+白名单”数据流动机制。推动AI投顾、智能风控等跨境服务,建设亚洲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中心。

毫无疑问,美国高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摧毁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并极有可能导致国际局势迈向新的多元多极社会,亦有可能出现短时间的国际贸易及合作的浑浊无序状态,为此,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并使之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产业链重构过程的重要板块与核心枢纽。为此,应加快深港合作步伐,把河套地区打造成为跨境金融科技走廊,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要素的“金融+科技+产业”的大湾区创新生态,使大湾区不仅仅是国家持续增长的驱动者,也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与此同时,把握对等关税导致的全球各个关税区税率的提升,发挥香港自由港零关税的优势,再造以奢侈品为核心的购物天堂,这也是香港危机中的绝佳的新商机。

面对全球社会秩序重构,经济要素重构,香港需超越传统“超级联系人”角色,向“高附加值创造型国际金融中心”转型。通过构建“双循环战略支点+金融科技创新引擎+可持续发展标准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定位,香港不仅能化解短期市场波动冲击,更将在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中确立不可替代的战略高地。这在客观上要求特区政府展现敢于破局的更强的制度创新能力,在维护自由市场原则的同时,主动塑造符合全球变革趋势的金融生态体系。

特首李家超8日回应全球市场波动时表示,美国不再奉行自由贸易,破坏多边贸易体制,滥施关税,破坏世界经贸秩序,霸凌野蛮,破坏全球消品供应链稳定性,产生多种连锁效应,特区政府会在7方面应对风险,要继续进一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国际交往合作,扩大香港经贸朋友圈,与更多国家及经济体签订自贸协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的经济模式,强化数字贸易;加大发展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引进更多重点企业,强化香港竞争力;把握多国需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更多资金进驻香港。

总而言之,本港金融市场面对的冲击与风险无可避免,美国的疯狂打压虽然会给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是,这种外部的压力就是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屡遭美国围堵打压的华为集团,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重回历史高位的8,6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626亿元人民币,这就是中国越压越强力、越压越反弹的最好说明。面对持续动荡的国际资本市场,香港特区更要坚定背靠祖国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保持足够的市场定力,在危机中把握机遇,为国际资本、特别是新兴市场构建资本自由有序流动的避风港安全港。

(本文作者系立法会议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李博扬 监制:连振海
陈茂波:美滥施关税扰乱全球秩序 香港需在变局中促高质量发展
五角大楼查信息外泄 防长四名亲信被解职
商务部回应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
李家超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