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引入机器人辅助养老的机遇与挑战-紫荆网

香港引入机器人辅助养老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25-03-14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吴建东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这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此项标准聚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音等通用要求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养老服务的得力助手。在这一领城,喂饭、卫生护理、康养机器人等科技产品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传统亲情照护的重要补充,旨在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随著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机器人已在中国多地试点,逐渐进入实际应用阶段。2023年,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为700多户老人免费发放了养老机器人,提供家政服务、紧急救援、情感陪伴等功能;早在2016年,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就引入首批“阿铁”机器人,提供智能看护、远程医疗等服务,成为国内较早落地的养老机器人案例。

中国养老机器人领跑全球,香港会不会也引入养老机器人辅助养老呢?众所周知,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峻,65岁以上长者比例预计在2036年达到31%。而香港年轻人因应物价昂贵,不想结婚或结婚后怕养不起不想生育。面对护理人员短缺、养老成本攀升等挑战,引入机器人辅助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项创新举措既带来希望,也会引发诸多争议。目前香港部分安老院引入的陪伴机器人可提供娱乐互动,缓解长者孤独感。这些技术应用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更能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但香港引入养老机器人面临诸多挑战。高昂的购置与维护成本可能加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当前市场上高端医疗机器人售价超百万人民币,功能有限的基础款设备价格也要1万到10万人民币;技术局限性导致机器人难以完全替代人类护理。因为老年人不仅需要非常细心且个性化的照料,更需要情感的慰藉。长者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如果真的大规模引入养老机器人辅助养老,那么在技术与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就至关重要。机器人应定位为辅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人类照护。政府需制定完善政策,确保技术应用惠及各阶层长者;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机器人的人性化程度;开展长者数字素养教育,促进人机和谐共处。

养老机器人的引入标志著香港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这项创新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唯有在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助老的目标,让长者享有尊严、幸福的晚年生活。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携手开创智慧养老新格局。

(本文作者系就是敢言计划成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刘雨晨 监制:姚润泽
港澳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对港恶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弃生死,必达使命!特区救援队分享缅甸搜救行动背后故事
哈佛大学就联邦经费遭冻结起诉特朗普政府
盛事来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总决赛2025将于12月在香港举行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