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刘可熠 梅肯)3月3日香港报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深圳前海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深港合作的前沿阵地。2025年,正值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前海合作区成立15周年之际,前海推出《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深港合作按下加速键,迈向新阶段。

深港合作成果丰硕
自2023年底《前海规划》首次将“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确定为战略定位以来,前海在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注册港企近万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892家。通过连续九年举办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前海吸引了2500个香港项目参与,并累计发放3.5亿元人民币扶持政策支持香港青年发展。
在职业资格互认方面,前海已实现工程建设、涉税服务、文化旅游等25类港澳专业人士备案(登记)后即可执业。香港在前海提供的政务服务超过70项,而前海的“港澳e站通”在香港提供368项内地政务服务,极大便利了港人港企在内地的发展。此外,前海还为港人提供“港人港税”政策,并适用“港资港法港仲裁”,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跨境交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前海已开通10条港澳跨境巴士、口岸接驳巴士和一站达专线,6条地铁线路可便捷换乘至香港。同时,前海还开设了4条往返香港的海上客轮航线,并开通了深圳国际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之间的跨境直升机航线。
《行动方案》助力深港融合发展
《行动方案》对照“三个要看、三个有没有”的标准,围绕“便利香港居民生活就业,推进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促进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和“加强与香港产业协同联动,推进深港市场一体化建设”提出23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
在便利香港居民生活就业方面,《行动方案》提出8项任务,包括支持香港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就学就医住房保障、营造衔接香港的生活环境等。例如,前海梦工场将深入实施“1510”模式,依托前海交易广场3万平方米商业空间,打造港式商业街区,并推动蛇口码头建设成为国内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
在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方面,《行动方案》提出8项任务,涵盖金融、数据、跨境贸易、法律及建设领域规则衔接。例如,探索落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深圳)挂牌运行,并研究编制与香港互认互通的绿建环评标准。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提出7项任务,包括深化深港金融、会展、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合作。例如,研究制定支持港资企业创新发展的专项政策,推动前海企业公馆功能重塑,打造港资功能性创新总部基地,并联合香港建设多个产业合作平台,如深港影视产业基地、深港直播电商基地等。
各界看好前海发展前景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梁美芬表示,前海在大湾区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并探索“港区陪审”“港区调解”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认为,前海模式为香港普通法在涉外案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未来可进一步发挥其在法治建设方面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莫华伦先生表示,《行动方案》中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演艺团体在前海演出等措施,为深港文化协同创新提供发展空间。他表示,前海国际人才港可以为符合条件的香港商协会提供免费的入驻空间,前海的滨海艺术中心、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等演艺空间硬体条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可有效缓解香港演出场地紧缺问题。他希望深港两地能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制作演艺作品,实现更多舞美资源共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创会主席凌俊杰表示,《行动方案》中提出的“1510”发展模式极具吸引力,为香港创业青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他指出,香港高校与前海共建研发中心,将进一步促进深港产学研合作,发挥香港科研能力与深圳产业链的优势。

前海首席港澳联络专家黄梓谦表示,开发前海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他希望通过《行动方案》向香港各界传递前海全面加强与香港合作的决心,挖掘更多合作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前海合作区的持续发展不仅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