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健民
肾性高血压乃西医病名,中医治疗以肝肾脾为主,肾性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头痛、头晕、全身浮肿,下肢尤甚,病情经常反反复复,精神不振,昏昏沉沉,病程缠绵难愈,症状千变万化。吃西药效果不显。

分析本病之病情乃脾虚不纳气,气机运化失健、湿浊内阻、清阳升降失常,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津液不能输布,加上肝肾阳虚,故时而头晕,时而头痛,二便不利。小便不利者,故水湿不下,水湿不下者乃至面目水肿。两足浮肿,大便不利者,乃至腹满便秘,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其病因在于脾肾两虚。湿浊内阻,必须四诊合参,方能找出其病因,辨症立法,用药施治。健脾去湿,温阳化气法治疗肾性高血压。
病例
陈某,男,商人,六十二岁,二零一六年五月初诊。患者自述头痛头晕反复发作十多年,经常食西药降血压及利水药利水消肿,但疗效不佳,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近半个月来发作频密,面肿伴下肢水肿,経西医检验诊断为肾性高血压症。血管硬化心衰症,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未见改善而求诊于余。余见患者面色晦暗,面目浮肿兼下肢水肿,按之没指,四肢无力,行走不稳,需人扶持,并诉气促心悸,腹胀不思饮食,胸闷恶心,口淡无味,口乾不欲饮,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苔白腻,舌质淡胖,脉弦大而无力,病因是脾肾两虚,气机运行不畅,升降失常,阳虚湿阻。拟以温阳化气,健脾利湿,温阳补肾法治之。
初诊处方
生黄芪一两、贡白术五钱、带皮云苓一两、春砂仁三钱、川厚朴三钱、熟附子三钱、乾姜三钱、野葛根五钱,福泽泻五钱、防党参五钱、明天蔴三钱、生白芍三钱、地龙乾二钱、杭菊花三钱,车前子三钱、生石决明一两,双勾藤五钱。
水五碗文火煎一碗温服,隔四个小时,渣二碗半再煎一碗温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注:第一次头煎必须煎九十分钟,第二次翻渣三十分钟)
分析
方中黄芪、白术、党参、熟附子、乾姜、砂仁、川朴、温中散寒,补气益脾肾。天麻、勾藤、石决、菊花平肝熄风止晕,车前子、泽泻、带皮茯苓去湿利水消肿。白芍补肝敛阴、地龙通络降压、疏通血管。构成去湿补脾、行气消肿,䃼肝益肾的作用。
二诊
服中药五剂后,自述头痛头晕症状好转,小便清利,眼肿足肿症状已见渐渐消退,口淡恶心、食欲不振、神疲懒言及其他症状均有所改善,唯独大便秘结未畅顺,依上法,加强运化气机,温润脾胃,调和升降。
二诊处方
防党参八钱、炙北芪一两、贡白术、带皮茯苓五钱、火蔴仁五钱、郁李仁三钱、川归身三钱、生白芍五钱、明天麻三钱,川厚朴三钱、川枳实三钱、决明子五钱、津桔梗三钱。熟附子三钱,肉苁蓉五钱、山萸肉三銭、熟地黄五钱。
水五碗文火煎一碗饮、隔四时后二碗半水再煎一碗服。
分析
方中北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蔴仁、郁李仁润肠宣水。归身、熟地、白芍、熟附子、肉苁蓉、山萸肉补血䃼肾。枳实、厚朴、津梗、一升一降,使气机畅顺,阴阳调和天蔴、决明子舒肝降压,此方共构治疗气血不足,阴阳不调之大便不通有良好效果。
三诊
再服上药七剂后,诸症均解,气机条达,大便畅通,尿量增多,面上、下肢浮肿渐消,头痛、心悸、眩晕均减,气机虽渐畅,但湿浊未清,升降未顺,再加强温肾补阳、健脾去湿力度。
三诊处方
制首鸟三钱、炮天雄三钱,生黄芪一两、川桂尖二钱、带皮茯苓五钱、北杜仲五钱、贡白术五钱、明天麻三钱、怀牛膝五钱、肥猪苓三钱、肉苁蓉五钱、女贞子五钱、川绩断五銭、福泽泻三钱、制黄精三钱、鹿角霜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三个、熟地五钱。
清水五碗文火煎成一碗温服,隔四个小时,药渣再二碗半水煎一碗温服。
分析
方中制首鸟、天压、杜仲、怀牛膝、降压止晕。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补气䃼脾去湿,黄精、女贞、苁蓉、天雄、鹿角霜、温中䃼肾,共构降压止晕,补脾去湿,补益肝肾的作用。
四诊
再服七剂后,诸症均大减,下肢浮肿消退,头痛未再发生,眩晕已十去其七,二便畅通,精神渐好,行走渐稳,不需人扶持,舌变淡红,舌苔薄腻,脉弦滑。自述乃有腰间中酸痛,睡眠不香。此乃脾肾不足,肾阴内虚,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阴为主。
五诊
上药再服十剂后,腰痛消失,睡眠已好,行动自如,面色己变淡红,两便通畅,心悸心跳均恢复正常,自述经西医检查,血压、心跳、肾功能已恢复正常。嘱其酒应少酌,烟应戒止,金匮肾气丸加减续服一段时间,平时海参、生晒参等及其血肉有情之品调养身体,以巩固疗效。
二年后因感冒来诊,随访二年前至今,诸症均失,行动自如,血压、心悸、腰酸、尿白尿、均恢复正常,面色红润,矫健如昔,病告全愈。
这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经验,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