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多行”成效显 水货客问题料难重现-紫荆网

“一签多行”成效显 水货客问题料难重现

日期:2024-12-03 来源:大公文汇网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兴银

本月1日起,对于深圳逾千万居民来说,都收到一个好消息: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一年内可以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每次在香港逗留不多于7日。消息一出,各界反应热烈,亦有不少深圳居民马上办理签注,当天就来港游玩,真正体验“说走就走”。

“一签多行”政策刚恢复,就取得较好的效果。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乐见“一签多行”恢复,周末访港旅客增加了10%。他提到,政府亦会做好本职工作,令香港有更大的吸引力,显示香港的独特之处,让不同旅客“心思思,又想再来”。

数据为证,“一签多行”推行首日,访港内地旅客录得超过10.9万人次,较对上一个星期日增加超过1万人次,出境就有12万多人次。这显示,访港的游客量确实有增加,而且香港即将进入圣诞及新年的旅游和消费旺季,一浪接一浪的活动将吸引更多旅客,香港社会各界需要抢抓机遇,将越来越多的游客“人气”转变为“财气”。

早在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根据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在深圳市试行户籍居民“一签多行”政策,深圳居民自此一次申请便可多次入境香港。“一签多行”为香港带来了不容小觑的消费力,也带来了严重的“水货客”问题。少数深圳居民持“一签多行”签注往返港深做起“代购”,部分人在香港疯狂抢购奶粉、化妆品、药品等需求量大、两地又有价格差异的生活用品,一度造成香港日用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也激发了两地民众的矛盾。因此,2015年4月起,“一签多行”政策改为“一周一行”。

此次恢复“一签多行”后,是否会导致“水货客”问题重现,相信这也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首先要看到,三年疫情之后,职业的水货客少了很多,而且社会生态已经发生变化,以淘宝、京东、海淘等为代表的网购平台蓬勃兴起,引领了消费新潮流,亦压缩了水货客的市场。同时,这些网购平台也纷纷进军香港,网购亦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市民的新日常,这些即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水货客”要面对的现状。

其次,疫后复常通关以来,跨境水货客问题并没有重燃,反而是从深圳带货到香港的“反向代购”日益兴起,发展得如火如荼。“反向代购”的红火,亦体现“水货客”早已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市场。笔者身边不少朋友反馈,现在香港很多化妆品和包包的款式还没有内地丰富,而且汇率也没有竞争力,从香港代购的竞争力已经小了很多。

关于水货问题,特首李家超亦直言“有信心控制得好”。他解释,由于消费模式的改变,加上电商发展,现在是一个转型期,“水货客”出现机率低了。政府也会有跨部门的行动,有信心可以控制好“水货客”问题。

因此,在香港努力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背景下,恢复“一签多行”正当其时,“水货客”问题料难重现。同时,特区政府也在积极争取,在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试行“一周一行”,让更多大湾区居民可以自由方便来港,让湾区内的人员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了之后,就需要香港的旅游、零售和餐饮业主动求变,升级转型,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更多游客由“过客”转化为“常客”,“一签”带来“多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大公文汇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雨桐 校对:李博扬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