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王钰萱:深入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张弦、王钰萱:深入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日期:2024-09-3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张    弦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王钰萱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历久弥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依然是中国外交的理论核心和实践指南,更在应对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危机挑战和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目标中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引,十年生聚,「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果。在这其中,香港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与未来方向。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媒体和工商界代表参会,并通过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

 

历久弥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中国为处理同邻近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国家间关系准则。1954年,中国首次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与缅甸的积极回应。随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万隆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与不结盟运动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与遵守,最终发展成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原则性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五条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前提,也是国际关系的根本基石。没有对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尊重,正常的国家间关系便无从谈起。新形势下其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不仅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还要尊重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和发展道路等;「互不侵犯」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保障,要求国家间在处理彼此关系时排除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也意味著不冲突、不对抗,多交流、多协商;「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在要求,坚持任何国家都没有任何借口和权利去干涉他国内政,这也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合作基础,包括「平等」和「互利」两个维度,现在已远远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大家相互合作,同舟共济、共同获益;最后一条「和平共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国际关系状态,更提供了一种解决国家间各种争端的和平方法,即通过谈判、协商、调停、斡旋及法律等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现各国和谐共处。 

历经七十年风雨变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历史地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历了持续演进的三个阶段,包括宣传和贯彻五项原则的初始阶段、提出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深化阶段以及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变乱交织。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焕发出愈加强大的生命力,在应对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危机挑战和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中发挥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劲动力」。


共商共建共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则,强调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其核心就在于严格恪守集中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则是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广大南方国家产生了强烈共鸣,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得以成功实践,使其成为携手所有沿线国家构建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开放合作之路。中国发起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设立丝路发展基金,并与东盟、非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等合作规划对接。在亚洲,「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建成了中老铁路、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在非洲,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尼日利亚莱基港、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等一大批旗舰项目顺利竣工,大幅改善了非洲大陆的互联互通水准,为非洲经济一体化、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多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譬如,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大先行先试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充分尊重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合作中强调平等互利,所有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均以满足巴方的需求和发展为优先目标。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累计为当地带来254亿美元的直接投资,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再现生机,造福当地人民,促进了地区发展和繁荣。此外,中国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阵营对抗和搞各种「小圈子」,反对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更不会侵犯和干涉别国内政。与有些国家的对外援助不同,中国在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时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打著「援助」旗号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得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

 

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建设节点和功能平台,依托「八大中心」和「两大枢纽」定位,香港成功扮演了「超级联系人」和专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印尼精制盐厂项目、墨西哥犹卡坦州太阳能项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多功能码头项目等等。从东南亚到非洲,从美洲到中东,从能源、科技到制造业、农业,香港共参与了680多个项目,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与「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样,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亦深刻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体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其又分为政治和法律两种解决方式,后者则包括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等。发挥自身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交易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优势,香港在维护「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等原则方面大有作为。譬如,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仲裁机构之一,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通过仲裁和其他替代方式解决争议,确保各国企业在争议解决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跨境贸易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案件处理数量年增长20%。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还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法律机构共同制定和完善国际仲裁规则,提高仲裁的透明度,携手推动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2022年,中心作为首家境外仲裁机构加入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此外,自2016年以来,香港已连续举办9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累计超过4,600场项目对接会,吸引近5万人次参加。香港还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对外诠释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而香港在这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背靠祖国,身处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不仅能够发挥「超级联系人」和「数字门户」的重要作用,帮助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还可以凭藉其在航运、会计、金融和咨询等领域的优势,成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重要节点,并为进一步打造投融资及贸易航运枢纽、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香港依靠其兼容并蓄、沟通中西的文化优势,还可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密切交往,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4年7-9月号

76期封面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