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添衣,心思思想吃鲥鱼,鲥鱼烹不去鳞,肉细嫰甜,适合我没牙人慢慢吮品。
老友邓校长上次还说我们当年鲥鱼宴是在湾仔杭州酒家,也是酒酿火腿蒜泥,蒸的,这我倒是忘了。

他还说,那时候的…
我不管这么多,还是频频举筷,好吃。
鲥鱼贵,不经常吃,第一次吃是宴请岳母大人,半条鱼,叫一扇,吃的小心翼翼,什么味道忘了。
在杨善深家蹭饭,饭桌上一碟豉汁蒸三来,这三来就是鲥鱼了。杨大师说是他的挚爱。
后来和黑蛮小两口(黄永玉公子)茶聚,也点了一扇,黑蛮说他爸爸的手艺会更好吃。是呵,凡搞艺术们都这样,从古至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对吃都有高要求。苏东坡、清许慎、张大千、八大等都是,包括看官您自己?
不但爱吃、会吃,还要画,还要写诗:
明何景明“鲥鱼”诗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杭州鲥鱼初出时,豪贵争以饷遗,价值贵,寒不得食也。凡宾筵,鱼例处后,独鲥先登。”
怪不得,咁鬼死贵!
你想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