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周围有个朋友跟我讲,他3年前因吃自助餐,暴饮暴食后,开始出现唇周色红、乾燥、脱屑,伴瘙痒不适,每个季节都有发病,但是以冬春季节最为严重。患者形体偏瘦,平素食少,无食欲,大便稍干,2~3日一行。舌红,苔白厚,脉弦。让他用“保和丸”口服后症状消失。
减轻脾胃的负担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富贵病。但是现在很多人仍然盲目地用中药进行补益,总是认为自己虚,但是用了很多补药,症状不见缓解反而加重。殊不知自己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或者营养过剩,而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饮食物变成垃圾在体内不得排出导致的。胃肠道就像一个下水管道一样,堵住之后管道压力增大,在人体就表现为胃肠道的压力变大,因而出现胃胀、胃痛、腹痛甚至呕吐等症状。中医称之为“不通则痛”,这时如果再向下水道放水,会加重堵的情况,导致症状的加重,甚至使脾胃受损。所以此时应该用“通”的方法,可以服用保和丸以消食化滞。
保和丸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现在也有中成药保和丸,常用剂量为山楂18克、神曲6克、半夏9克、茯苓9克、陈皮3克、连翘3克、莱菔子3克组成,可以水煎服,也可以做丸药。本方以山楂为君药,具有消除食积的功效,尤其善于消除肉食油腻之积。很多人平时吃完山楂卷之后都会感觉食欲大开,感觉到饥饿感,或者感觉被油腻的东西腻住之后,吃点山楂卷就感觉很舒服,都是利用了山楂的这个功效。同时山楂还可以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可以排出体内的很多垃圾,中成药降脂药“荷丹片”中便有山楂。作为臣药,神曲可以消食健脾,擅长消除酒食积滞;莱菔子即萝卜籽,长于消除麦面痰气之积。以上三味药同用,可以消除各种饮食积滞。半夏、陈皮、茯苓和连翘作为佐药,食积堵在肠道,必然造成气的流行不畅,半夏和陈皮可以行气化滞、和胃止呕,使胃气正常通降;茯苓可以健脾利湿、和中止泻,陈皮又可以理气健脾,使脾气得升,从而有助于胃气的通降。半夏、陈皮、茯苓作为方剂“二陈汤”的主要组成,又可以祛痰湿。胃肠中的食积积累时间过长,就像沼气池一样,必定会化热,所以用苦而微寒的连翘去热,又可以散结以助消食积。以上各药共成健脾化痰,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主治食积证。一般会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呕吐呃逆,便秘或者腹泻等各种不适。舌苔一般为典型的厚腻苔,一般脉滑。张秉成评价此方:“此为食积痰凝,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可见保和丸虽然是消食为主的方子,但是作用平和,消食药中又稍有健脾之药,不能把它同通便泻下方剂等同。保和丸虽然只是一个健脾化痰,消食导滞和胃的方剂,但是用好了中医的理论,不止能解决胃胀、胃痛、呕吐等胃部的问题,在各类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要理解保和丸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要知道脾和胃的关系以及脾胃在人体的“枢纽”作用。
脾和胃之间的关系
中医讲“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正常是上升的,脾气的上升作用能够将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向上输布到心肺以及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气血在全身运行可以濡养全身。胃气正常是下降的,表现为饮食物从进入胃中到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是下降的,是由胃气的下降作用维持的。脾和胃就像跷跷板的两头一样,一边受伤会累及另一边。利用这一关系,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常见的泄泻病。如果由于暴饮暴食等原因,造成食物停积胃肠,便会阻碍胃气的通降作用,胃气不降则会出现不想吃饭、胃胀、胃痛和便秘等问题,胃气上逆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和嗳气等不适。若伤及到脾,使脾气不能上升,清浊升降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气下陷,湿渍大肠而为泄泻,还会出现上部的头目眩晕和精神疲倦等症状。此时虽然表现中有虚的方面,也不能过度或者单纯补益,更不能单纯止泻,否则会使病情更重。反而是用保和丸进行消导食积,垃圾清除了,胃气一降,脾气自然上升,很多虚的症状会随着进食而好转。中成药可以合用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及既可以祛湿止泻,又可以扶正;方子可以加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赤小豆10克等,也可以达到渗湿止泻并且扶正的效果。
脾胃在人体的“枢纽”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位于人体的中央,在脏腑气机的升降中起枢纽作用。五脏中,肝肾之气宜升,心肺之气宜降。而脾气向上升带动肝肾之气上升,胃气向下通降带动心肺之气(火)下降。所以脾胃功能失调也会导致五脏功能的失调,因此会导致人体出现许多不适,利用好脾胃在人体中的枢纽作用,可以解决很多难题。比如特别常见的失眠。有些人是由于饮食不节导致宿食内停,气机不畅,胃失和降,久则化痰生湿,痰湿郁久化热,使心火不降扰动心神,发为失眠。患者多伴有腹胀脘痞,胸闷多痰,汗多如油,呕恶纳呆,大便不爽等痰湿和食积内停症状,舌质红苔多腻。正如《内经·素问》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治以消食导滞,和胃调中,清火安神,此时可以用保和丸进行治疗,可以根据病情,加龙骨、牡蛎、各20克,首乌藤15克以增强安神助眠的效果;也可以合用枣仁安神胶囊以养血安神,或者合用交泰丸以降心火助眠。开头的一个病例,发病原因明显,由于暴饮暴食,食积内停,则食少,没有食欲,便秘;伤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则形体消瘦。脾胃食积化热,脾开窍于唇,则会出现唇部色红、乾燥、脱屑、瘙痒等症状。因此用保和丸消食健胃为主,并有健脾之力,垃圾一清,各种症状自然消失。鉴于他形体消瘦,应该中病即止,后期以虚证为主时可以适当服用补脾胃的药比如四君子汤进行调理。尽管作为一种消食的方剂,保和丸加减能治疗肺系、心系、肾系、胃肠和妇科等很多疾病,但是日常使用时也应当辨证使用。如果是由于食积导致的不适为主,虽然可以使用,但是有时也需要在保和丸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的加减;如果虚证为主,使用保和丸会使疾病加重。另外有些疾病并非简单地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此时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