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3年第四届紫荆花诗歌奖,全球华语诗歌大赛此次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诗与远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诗人们参赛,分享诗歌的魅力与力量。经过专家组初选、复评,以及终评专家投票,最终周蜜蜜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香港区的最高荣誉——“诗坛贡献奖”。

全球华语诗歌大赛组委会主席曾晓辉为周蜜蜜颁奖并向她表示祝贺。周蜜蜜在接受奖牌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并引发了评委们的共鸣。周蜜蜜首先感谢了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艺术研究院等主办单位,感谢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热爱诗歌的人们能够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创作和灵感,同时她也感谢香港文化发展研究会陈慧雯会长的提名举荐。
周蜜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诗歌是她多年来对生命、对自然的沈思结晶,诗歌已然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疫情的蔓延让生活变得异常,许多熟悉的节奏被打乱,面对的不仅是身体的疾病,更是心灵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让我们的情感得以释放,也让我们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丝连结。字句之间,情感的流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脆弱与坚韧。写诗的过程中,她试图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聆听到心灵的低语,每首诗都是一个灵魂的展现,无论欢笑亦或泪水,都在字里行间流淌。透过文字与人们心灵相通,是她创作的最大动力,创作过程虽然艰辛,却也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幸福感,能够与这么多优秀的诗人同台竞技,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她再次诚挚地表示: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并希望未来能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书写心中的故事,将诗歌的种子撒播到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上。

香港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陈慧雯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语言,可以引起心灵的共鸣,让诗歌成为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成为彼此心灵的依靠。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让我们一起用诗歌描绘出希望的画卷。希翼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诗歌的创作中,让诗歌的火苗在每一个角落点燃,让诗人们一起用文字描绘生活的美好,并预祝未来的诗歌之路上,大家能够携手同行,共同探索寻找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的存在。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曾晓辉表示,这次赛事旨在促进全球华人文化交流,弘扬诗歌艺术,诗歌的力量在于它能穿越时间与空间,将心灵的共鸣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让更多人感受到诗歌的美好,感谢每位参赛者,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赛事才如此精彩。此次大赛的圆满举行,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的致敬,更是对全球华人文化的弘扬,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活动,为诗人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