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刘兆佳 |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
历史上,美国曾长期敌视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故而对华竭尽所能地封锁制裁。冷战后期以来,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曾一度调整了对华政策。随著上届特朗普政府上台,美国重拾冷战思维,对华遏制打压的政策不断升级,更出现所谓对华超级鹰派。但美国的反华遏华政策既无法真正达到目的,还可能自食恶果,也遭到其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对。
对华强硬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
近十多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为对华鹰派所主导,所谓对华鸽派和交往派差不多已经全军覆没。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都被对华鹰派所操控。美国学术界中几乎找不到对华温和人士,大部分过去主张对华友好的大学学者特别是那些中国问题专家的言论愈趋鹰派,而那些尚没有变成鹰派的少数学者则不断受到抨击和围剿,难以在主流学术平台发表言论和文章。尽管美国工商界的鹰派人士不算太多,但基于自保需要不会也不敢撄鹰派之锋芒。在这种政治氛围下,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和手段愈趋激烈,中美斗争不断,两国关系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
美国的对华鹰派主要来自军事、情报、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系统的官员和专家,但其中不少人不熟悉中国,甚至不懂中文。近期,美国甚至冒起了一伙所谓的对华超级鹰派,他们认为对华鹰派对中国的立场和行动一般过于温和和软弱,不但对遏制中国的作用有限,更不利于维护美国的霸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主张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政策和措施,企图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打败」中国,终止中国的崛起,甚至要令中国走向长期孤立和衰败,让中国从此不再成为美国的战略威胁,从而永久维持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并收割从中获得的巨大利益。这些对华超级鹰派在共和党内尤其猖獗。最近,与共和党关系密切的美国极右翼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 抛出所谓「2025 计划」,作为美国保守派执政者的政治纲领。该计划把中国定义为美国的极权主义敌人,而不是战略伙伴或公平竞争对手。在2024年举行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大选中,共和党提出政纲,明确要求美国废除1980年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地位。2024年9月,共和党主导的美国众议院在所谓 「中国周」 期间通过了25项敌视中国的法案,其总体目标是要在贸易、科技、金融、农业和文化领域加大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并不惜与中国在更大范围内脱钩。
综合而言,所有美国对华鹰派都认为过去几十年美国与中国对话和交往的政策都已经彻底失败。美国长期以来忽视中国对美国的严重威胁,以为可以通过贸易、交往和对话改造中国,让中国接受西方制度与价值观、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然而,这个政策不但没有促成中国的「和平演变」,反而造就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并成为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同级对手」。尽管美国总统拜登的对华政策已经颇为鹰派,但超级鹰派仍然激烈反对其「缓和」(「détente」)政策,严厉批评他没有强硬应对中国对美国日益严重的威胁。
对华超级鹰派的立场和主张
首先,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敌人,更是一个「邪恶的帝国」。这个敌人严重危害美国霸权及其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欺凌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国家,掠夺全球的资源,妄图建立一个把美国排除在外、贯彻威权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的新国际秩序。中国的崛起会通过不同渠道瓦解美国的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背后的「普世价值」,进而让美国自己也变成威权主义国家。中国既然是美国的不可改变和不可救药的敌人,则中美便难以和平共存, 两者必然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
第二,既然中美大国较量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和全球的福祉,则美国必须要在这场世纪大战中取得最后胜利。2024 年6 月,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斯考克罗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副总裁兼高级主任马修.克罗尼格(Matthew Kroenig)和自由与繁荣中心高级主任丹.内格里亚(Dan Negrea)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表示,「华盛顿与中国较量的目标确实应该是胜利,而胜利则意味著中国政府不再有意愿或能力损害美国的切身利益。换句话说,华盛顿的目标应该是折断(capitulation)或削弱(incapacitation)中国的威胁」。
美国政府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和前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2024年4月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文,声称「美国不应该(只是)管理与中国的竞争,它应该赢得这场竞争。」 对这两名对华超级鹰派人士来说,「胜利会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共产主义统治者将放弃在与美国及其朋友的热或冷冲突中获胜的尝试。而中国人民——从统治精英到普通公民——将找到灵感来探索新的不依赖于在国内镇压和在国外推行强迫性和敌对性的发展和治理模式。」
第三,虽然博明和加拉格尔没有说要在中国推动「政权更迭」,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暗示要鼓动这样做。事实上,所有对华超级鹰派都怀有这个险恶政治意图,只是大多不敢宣之于口而已。不过,部分对华超级鹰派意识到这种想法不切实际,因此他们寻求各种办法去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企图使其成为「失败政权」。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杰克.库柏(Jack Cooper)认为,「华盛顿应该寄希望于让中国力量软化或瓦解。」克罗尼格和内格里亚也持类似观点。
第四,部分对华超级鹰派相信,中国的崛起已经到了尽头,今后的趋势是走向衰落,因此美国可以利用中国内部愈趋严重的矛盾来摧毁中国。不过,部分对华超级鹰派则认为中国仍然有继续崛起的潜力。他们觉得,目前美国在综合国力上仍然比中国强大,但彼此的差距正在急速缩小。所以,短期内比如在未来十年,优势仍在美国一方。美国因此必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竭尽全力阻止中国的崛起,甚至让其发展倒退,使中国永远居于美国之下,从而不能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无论如何,对华超级鹰派建议,美国需要利用中国的弱点或软肋来破坏中国的发展和稳定。
第五,有趣的是,尽管对华超级鹰派对中国磨刀霍霍,但迄今为止,没有人主动提议向中国发动直接或间接战争。库柏指出,「我不知道有谁认为(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推翻中国政府)是在现时中国的状况下是可行的,更不用说这将是一个好主意了。」 这些人其实压根不相信美国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打败中国。他们心知肚明,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美国也必然会被彻底摧毁,而美国的全球霸权亦将崩塌。
第六,既然对华战争不可行,则美国必须在外交、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联合盟友和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极端、严厉和强力的围堵、封锁和孤立,不惜一切在大范围内与中国彻底脱钩。这些行动的目标不但是要阻止中国的崛起,更要把中国推向倒退和衰落。克罗尼格和内格里亚建议,美国可以透过继续扩大和深化在印太地区的全球联盟体系,包括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新安排,进一步将力量平衡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美国还应该与欧盟等建立制衡联盟,共同将北京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
阿特拉斯顾问公司(Atlas Organization)董事长乔纳森.沃德(Jonathan D.T. Ward)在其2023年的著作《决定性的十年:美国战胜中国的大战略》(The Decisive Decade: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for Triumph Over China)中断言,美国的大战略必须打破中国共产党与西方企业利益的趋同。在他看来,对中国的经济遏制包括限制或取消中国获得其崛起所依赖的技术、资本和市场的机会。只要不再进一步帮助中国,美国就可以改变中国经济崛起的进程。沃德承认,美国对中国运用经济手段可能会加速世界经济在技术、贸易和金融方面的分化,但同时也让美国在其可以赢得的长期系统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美国及其盟国必须齐心协力,将中国从市场、技术、供应链和资本资源中驱逐出去,同时也必须将中国从东非、中东、南亚和印度洋岛国的新兴国家中驱逐出去。
对华超级鹰派主张美国及其盟友必须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对中国进行碾压。用沃德的话来说,「需要的是世界民主国家联合军事力量的决定性优势。」「我们必须联合和整合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以抵御莫斯科和北京的进一步侵略。」由于台湾在美国战略上非常重要,对华超级鹰派因此认为美国必须尽全力防止中国大陆以武力收复台湾。
对华超级鹰派认为,遏制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只要中国在高端科技上永远落后于美国,美国的全球霸权便稳如泰山。美国在科技和贸易上必须与中国彻底脱钩,即便美国及其盟友因此而蒙受重大短期损失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样做才能维持美西方乃至全世界的长久和平和发展。美国需要撤销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品和服务征收重税。在遏制中国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美西方企业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特别是要从中国大规模撤资,目的是要防止中国从美国企业获取高科技。
第七,对华超级鹰派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反感、忌惮和惧怕,因此力主进行强力打击。沃德攻击「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在未来几十年内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来包围美国。「我们的基本战略必须是防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巩固,将中国赶回其所在地区,并实施代价高昂的军事权衡,迫使他们只专注于亚洲,放弃全球目标。」另一位对华超级鹰派迈克尔.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在其2024年著作《反击中国的大博弈:美国主导地位的战略》(Countering China’s Great Game: A Strategy for American Dominance)中指责「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险恶的动机。他声称,「从本质上讲,『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项经济开拓,这是一种地缘政治策略。」「有了进攻性框架后,美国政策制定者就可以扭转局面,将『一带一路』变成挂在中国共产党脖子上的绞索。」「从伦敦、柏林到坎培拉和东京,各国政府需要共同努力,让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中国企业成为贱民。」「通过消除新疆作为商业中心的作用并削弱中共的审查能力,美国可以打击『一带一路』的核心,顺便也打击中共外交政策的本质。」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C. O’Brien)力促美国强化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来对付中国。他认为台湾必须增加军费。「同时,美国国会应该向印尼、菲律宾和越南提供美国长期以来向以色列提供的各种捐赠、贷款和武器转让,帮助它们建立武装部队。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军队的对峙,美国尤其需要快速给予支持。」
对华超级鹰派的主张充斥谬误脱离现实
对华超级鹰派的主张其实充斥着不少谬误,严重脱离现实,实质上是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而宣泄的非理性情绪。其核心问题是严重错判形势,过度高估美国对中国的打击能力,过度低估中国的实力,从而得出美国最终必能打败中国的结论。如果对华超级鹰派的主张成为美国的国策,则美国不但不能打败中国,反而要付出其承受不了的代价,包括美国全球霸权的寿终正寝。
首先,对华超级鹰派严重扭曲和误判中国的战略意图,从而把中国视为美国不共戴天的死敌。他们不相信中国「和平崛起」的意图,不相信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平共处,不相信两国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总是相信中国是要竭尽全力成为全球霸主,推翻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摧毁美国的全球利益和建构一个中国主导的「威权国际秩序」。在这种错误思想的主导下,他们其实是要让美国把其有限的资源投放在遏制、打击和孤立中国的行动上,而不是将资源用于推进美国的发展、解决美国国内诸般棘手问题、改善美国老百姓生活质量和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上。穷兵黩武的美国对华超级鹰派实际上是美国人民的「公害」。
第二,对华超级鹰派过度高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又过度低估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潜力和中华民族的韧力。2024 年8 月,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vs. 美国:地缘政治奥运会》(China vs. America: The Geopolitical Olympics)的文章指出,「一个国家(中国)在本世纪初在我们的后视镜中看不到它,而现在就在我们旁边,或者在某些领域就在我们前面。」「中国必须被视为全方位的竞争对手。」「中国已经取代了其竞争对手(美国)作为最大贸易国、世界制造工厂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国的一贯地位。」「当然,美国仍然处于先进技术的最前沿,随着美国人工智能公司不断开拓前沿,这可能在未来十年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从太阳能、风能到电动车的下一代绿色技术中,中国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以至于至少在未来十年内,西方的绿色未来将是红色的。」「在军事竞争中,美国主导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系统已经改变了其地理外围的游戏规则,其中包括台湾地区以及南海和东海。」
另一名美国学者对中美科技力量对比的形势则描述得更为灰暗。2024 年 8 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委员内森.西蒙顿(Nathan Simington)在《美国事务》(American Affairs)发表题为《中国正在获胜。现在怎么办?》(China is Winning. Now What?)的文章。他坚持认为:「当前的趋势是灾难性的。中国已准备好主导电动车和电信领域正在展开的革命;中国拥有击败七国集团国家的制造能力,以及在美国国防基础下降的情况下增强其军事能力的经济深度。如果这些趋势持续下去,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资本将从其他发达国家流向中国。这是对当前安全秩序的军事威胁,对国际经济体系的金融和贸易的威胁。」
在尖端科技领域,纵然受到美国的遏制和封锁,中国依然取得亮丽的成绩。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于2024年8月发布了各个国家的先进技术研究竞争力排行榜。在6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近9成(57项)技术中位居第一。中国增加最为明显的是可应用于军事用途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雷达、卫星定位、无人机等可转用于军事的技术。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美在先进技术上的竞争力发生了逆转。在2003-2007年的5年时间内,美国在64项技术中有9成以上(60项)位居第一。而在最近的2019-2023年的5年时间里,美国仅在量子计算、疫苗和医疗对策等7项技术上位居第一。同一时期中国位居第一的技术由3项增加到了57项。
2024年6月,《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道称,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强国。从植物生物学到超导物理学,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报告认为:「由美国、欧洲和日本主导的旧科学世界秩序即将结束。…… 今天,中国在物理科学、化学以及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应用研究是中国的强项。」
2024年8月,《南华早报》一篇文章称,中国已经实现了《中国制造 2025》计划的大部分目标,证明美国的关税和制裁无效。「(我们的)分析证实,《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已经实现了86%以上,其他一些目标可能会在今年稍后或明年完成。同时,一些目标,例如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即使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压中国芯片业的发展,中国芯片企业仍然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取得骄人进展,其中华为的表现尤其突出。2024年7月,乔治城大学研究分析师汉娜.多门(Hanna Dohmen)等人在《外交事务》上撰文指出,华盛顿对芯片的出口管制最终反而可能会帮助北京。他们认为,「美国的行为可能只会在短期内阻碍中国的创新和成长,此后实际上会加速其技术进步。同时,美国及其盟国的芯片设备公司已经看到收入下降,因为它们被迫离开中国市场,无法获得用于研发的资金。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可能很快就能迎头赶上,这可能会削弱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对中国的影响力,同时出口管制增加了经济脱钩和地缘政治破裂的风险。」
2024年9月,美国重要科技政策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发表题为《中国正迅速成为先进产业的领先创新者》(China Is Rapidly Becoming a Leading Innovator in Advanced Industries)的报告。在对中国10个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超过20个月的调研后得出结论,中国在核电和电动汽车(含电池技术)领域领先,在机器人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接近领先,而在化学制品、机床、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则相对落后,半导体行业因受到出口管制而发展受阻。不过,报告肯定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并预言在几十年内,可能会出现中国通过对美国实施出口管制来巩固和扩大自身科技领先优势的局面。
第三,那些建议美国政府策动中国政权更迭的对华超级鹰派更是痴人说梦。当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威望崇高,并正在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众多西方民意研究机构的民意调查都一致发现中国人民非常信任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国家发展蓝图,普遍对国家和民族的前景感到乐观。这与美国人民在同类问题上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第四,对华超级鹰派对美国的企业颇有微言,批评他们不爱国,只顾自身利益,不愿意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保持一致。沃德指责说: 「美国企业尚未与人权事业和美国国家安全保持一致。……如今,美国企业和商业组织经常抵制美国政府为确保供应链安全或改变全球贸易结构所做的努力。…… 美国跨国公司必须摆脱中国市场的人质地位。美国跨国公司必须做好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国有企业和国家支持的企业进行战斗的准备,这些企业通常在全球市场上与那些得到中国政府支持并盗取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进行竞争。」可是,对华超级鹰派对美国企业的要求不会获得积极的回应。事实上,不少美国企业对近年来美国政府和政客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极为反感,因为这些举措令他们蒙受极大的损失,特别是让外国的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他们不断游说美国政府和政客改辕易辙,但一般无功而回。在全球经济陷入困难之际,中国庞大的和愈趋开放的国内市场无疑对美国企业有极大吸引力。除非美国政府以严厉和有效法律手段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国做生意,否则对华超级鹰派的企图难以得逞。
第五,对华超级鹰派以为对美国的盟友施加巨大压力便可以迫使他们完全倒向美国并与中国为敌,不过美国的诸多盟友与中国有著紧密和互利的经贸关系,他们对美国种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早存不满,也不相信那个愈趋实行「孤立主义」和自私自利的美国能够惠及自身利益,要求他们与中国在广泛领域脱钩肯定遇到强烈抗拒和反弹。
第六,虽然对华超级鹰派一直以来都倡议与中国全方位脱钩,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在经贸上已经紧密相连,贸然脱钩只会令美国损失惨重。实际情况是,在脱钩论的震天响声中,中美贸易额没有实质性的下降,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依然非常巨大。当然,美国在尖端科技贸易和民众交往上的确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钩情况,但这些有限度的脱钩对中国所造成的伤害远低于对华超级鹰派的期望值。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对华超级鹰派从来不计算中国对美国的敌对行动所会作出的种种反制对美国究竟带来多大影响。实际上,考虑到中美综合国力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在众多领域都拥有对美国的反制和打击能力。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在遏华路上愈走愈远,必将尝到意想不到的苦果。
总的来说,美国目前债务沉重,工业生产能力萎靡不振,军事实力越来越难以支撑其全球霸权地位,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难题多不胜数,国际上亦焦头烂额。在自顾不暇的时候,美国根本没有实力与中国为敌。诚然,对华超级鹰派的主张没有成为上届特朗普政府和本届拜登政府的主流立场,但其影响力在持续上升。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再度胜出,共和党得以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大批效忠特朗普的政客进入了美国政府和国会,其中不少是对华超级鹰派分子。当然,特朗普不会完全受其左右,但考虑到特朗普在选举期间发表的对华言论和主张,美国日后的对华政策估计会更为强硬。中国可能会因为美国的遏制和打击而蒙受损失,但美国自己也会因此而付出沉重代价。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4年10-12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