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恒:在变局中开新局 为由治及兴注入动能

陈祖恒:在变局中开新局 为由治及兴注入动能

日期:2025-07-26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陈祖恒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作主旨致辞,就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五个必须”,激发了香港各界维护国安、爱国爱港的责任感和信念感。过去5年间,我们见证了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喜人变化,体会到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如果没有国家安全保障,香港的繁荣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根本无从谈起。维护国家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已成为香港社会的深刻共识。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变,愈来愈多国家和地区积极与中国合作,以寻求稳定,降低风险。我国正成为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力量再平衡的关键节点,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展示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国技术、产品和品牌频繁“出圈”成为世界顶流,从DeepSeek、新能源汽车到全球追捧的Labubu,反映我国综合国力和软实力正在提升。这是我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企业深耕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打通国内和国际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后将持续涌现享誉国际的创新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优秀跨国企业,迈向中国“智”造、品牌和文化高质量“走出去”的新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香港作为联系内地和世界的主要桥梁,其独特地位和优势将更加巩固,未来须强化高度国际化优势,配合新发展格局,赢得更广阔的空间,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笔者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以创新思维促经济转型升级

一,主动响应内地企业出海需求。香港作为企业出海最佳平台,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未来应更主动作为,吸引企业落户并善用香港优势“拼船出海”。行政长官李家超5月率商贸代表团访问中东,首次邀请20多位内地企业代表参加,这体现对“拼船出海”的高度重视,代表团访问和交流成果亦令人鼓舞。

上月,笔者在立法会提出香港对接国家高质量“出海”战略的议案,收到特区政府官员和议员数十项建议,包括加强与中央部委、内地省市的交流合作,成立“出海”一站式平台及中心等,希望有助政策制定,整合资源,加强协同,让香港更主动推动本港企业“出海”,开拓新机遇。驻海外经贸办、投资推广署、港交所,以及贸发局、生产力局、香港科学园、数码港等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在近期重大活动、考察交流中,都以支持企业出海作为重点。例如生产力局了解到本港企业出海需求大,因应企业面临的各种难题,生产力局在4月成立了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联合国家级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支援服务,涵盖国际标准对接、产品本地化、知识产权保护、海外法规等,助力本港及内地企业成功出海。

二,在变局中开新局,以改革、创新思维促进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经贸秩序深度重塑,香港不能置身事外,亦不能奉行经验主义、因循守旧或裹足不前,应在变局中开新局,以改革、创新思维提升自身优势,主动识别、适应当前和未来新趋势、新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找到最大化发挥这些优势的路径与组合,促进香港经济转型升级。

我们不仅需要特区政府、创科界具备改革思维,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亦需要社会各界配合,与时俱进,分工协作,以开放心态检讨优化试错机制,强化香港的国际化应用场景优势,让先进技术加快落地应用,转化为居民的“获得感”。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香港应思考如何调整,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只有运用改革、创新思维,锐意进取,香港各界才能够更加主动地把握新趋势、新机遇。

汇聚人才提振社会活力

三,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全方位提升香港高度国际化美誉。香港有能力跻身成为与纽约、伦敦、巴黎齐名的国际化城市,应借鉴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共通之处,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形成精通两文三语、中西文化荟萃、多元包容的社会,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香港拥有五所世界百强高校,并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态势良好,正筹划加强兴建学生宿舍等配套措施。在特区政府带领下,香港各界高效协同,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主动作为招才引智,成果显著。

(作者系生产力促进局主席、立法会议员,本文原刊于《文汇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陈茂波《紫荆》专访详解稳定币发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