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8日至10日,由国际潮青联合会支持、马潮联会和马潮联青主办以「潮聚大马·魅力所在」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玻隆重举行,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潮青社团1200多位代表和嘉宾出席。年会举办了欢迎晚宴及「马来西亚之夜」文艺表演晚会、开幕式、「跨界融合·共创未来」马来西亚新动力主题论坛、「根脉永续·商通天下」文化展与展销会以及闭幕式等一系列活动,共叙乡情,共襄盛举,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磅礴动力,开启潮青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当好友谊使者和桥梁,为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公使郑学方,汕头市委副书记赖小卫,潮州市委常委、潮州海外联谊会会长庄宋太,揭阳市委常委、揭阳海外联谊会会长姚丽璿,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唐锐;马来西亚财政部原副部长、马潮联会荣誉顾问拿督林祥才,马潮联会永远名誉主席拿督吴源盛,总会长林家光,年会大会主席拿督黄瑞雷,马潮联青永久顾问拿督许嵄智律师、李富新,世华集团总编辑拿督郭清江,马来西亚著名潮籍企业家谢松坤博士、卢国祥,丹斯里拿督张昌梁,大会副首席主席陈家强,马潮联会名誉顾问翁荣华,丹斯里拿督林宽诚,马潮联会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智绪,马潮联会总秘书廖宗明,总财政郑金德JMW,副总会长陈家福、督潘林意华,拿督斯里郑明发,马潮工商总会副总会长、年会名誉主席丹斯里拿督斯里陈炎顺,马潮联会副总秘书拿督斯里陈湘发硕士,马潮联妇全国主席王淑侬,马潮联青顾问拿督林顺兴,准拿督马顺财,马来西亚粤商精英谢悦龙;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陈幼南博士,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吴南祥、赵利生、陈文雄、许展雄、叶志光,国际潮团总会荣誉会长、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陈才雄,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张俊勇,国际潮青联合会荣誉顾问、上海静安区委原书记陈振鸿,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顾问陈建娜、吴茂松、胡炎松、李康智、周楚升、詹表、林燕丹,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曾建权、拿督斯里吴木兴博士、吴木棠、佘桂锡、姚文专、张俊龙、谢俊波,执行会长黄进达、陈思宇,常务副会长陈君尧、陈诚杰、刘智龙、周建轩、陈少伟、赵文生、陈俊元、马志文、郭卓钊、林锦松、柯家洋、黄德林,国际潮团总会执行秘书长林梅、黄坚泰、林涛,国际潮青联合会副会长黄大卫、赵键玮、李奕庄、叶少坤、赖少伟、彭微微、陈界宣、赵克锋、陈湘、郑林栋、陈光华、陈展豪、黄亮、陈咏华、黄锋、史昊洺、张智勇、巫江峰、郑锐聪、陈楚冠、陈凯、陈贤翰、林淑怡、肖烽、黄朝群、李伟明、魏凯荣、陈晓华、卓长盛、黄大川、黄锋伟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挪威、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菲律宾,中国香港、澳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河南、海南、广西、江西、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东莞、江门、肇庆、茂名、青岛、南京、义乌、常州、无锡、杭州等国家和地区上百家潮青社团出席年会。年会由马来西亚电视臺主持人叶剑锋和大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副会长李红梅主持。

郑学方公使表示,百年来,在马潮籍乡亲为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马各领域务实合作、支持祖(籍)国家乡建设等方面做出极大贡献。相信本次年会将进一步展示在马潮籍青年才俊的精神风貌,加强在马潮籍华侨华人与世界各地潮籍侨团的交流互鉴,凝聚全球潮籍青年和华团组织的力量,促进未来的团结与合作。他指出,中马建交51年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更好助力两国现代化进程,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希望广大潮籍青年以本届年会为契机,与中马两国青年、广大华人华侨,以及两国社会各界一道,沿著两国领导人指明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奋进,努力拼搏,勇立潮头,敢为人先,逐梦前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推动构建中马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林家光会长致辞表示,作为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重要承载群体,马来西亚潮人不仅在本地社会中深耕贡献,也始终积极发挥马中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随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马中合作领域更趋多元,马来西亚潮青正以多语能力、跨文化视野与国际化思维,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前锋部队」,他鼓励年轻一代把握新机遇,深化马中潮团及青年组织的交流,共创双赢。林家光称,马潮联会历来致力于推动海外潮人社团与中国保持良好互动,同时鼓励更多潮青返乡寻根、参与社会、融入发展;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作为文化与网络平臺,不仅是一次同源同根的文化聚会,更是推动跨国合作、促进青年连结的重要契机,他期望各地潮青让「根同源、心连心」的情谊,延伸为更深刻、更长远的伙伴关系,让这份双向奔赴的情感与行动,继续为「民心相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会副首席主席兼马潮联青总团长陈家强表示,马潮联青主办本届年会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红头船精神的重托。筹委会秉著「有根、有志、有情」的精神,精诚团结,共同推动年会的筹备与宣传,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陆续走访了泰国、新加坡和中国北京、深圳、潮汕等地区的100多家潮属社团组织,交流取经,也借此加强了与各地潮青的联系。陈家强说,马来西亚潮人在商业、教育、慈善方面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许多本地潮青也在科技金融、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社会企业等领域中脱颖而出,迈向区域甚至国际舞臺。希望以这次年会为起点,加深全球各地潮商、潮青的情谊,建立长远合作,激发新想法,用文化创意提升品牌价值,并传承红头船的开拓精神,争做潮汕文化的传承者。

大会主席拿督黄瑞雷表示,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不仅仅是乡情的聚会,更成为潮青互通信息的平臺、跨境交流合作的管道和文化承传的通道。他说,本届年会的经贸展与圆桌论坛是一个打造对接资源、推动投资的实质平臺;「国际潮青楷模奖」表彰杰出潮青典范,鼓励「影响力」与「实绩」并重;「文化商业展」用真实案例讲述潮人精神在各地如何延续;保龄球友谊赛让潮青在非正式场合中建立更真实的交流联结。本届年会是一场情感的归属,一次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段共同启程的新旅程,希望潮青站在新的时代门槛上,守住传统,并把文化转化为资本,把身份转化为力量。黄瑞雷表示,诚挚欢迎海外潮青朋友,把握机会,走进马来西亚看市场、谈合作、设基地、投专案,从文化的缘分,走向产业的联结。

李奕标会长致辞表示,马来西亚潮人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抒写了波澜壮阔、成就卓著的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绚丽绽放,延续了华人文化的血脉与辉煌;马潮联会是中马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十二届年会让广大潮青相聚马来西亚,这不仅是对「红头船」精神的深情致敬,更是履行新时代潮青责任和使命的再出发。李奕标期望国际潮青以本次年会为新的起点,汇聚侨资侨智侨力,双向奔赴,赋能文化教育,反哺故乡热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谱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壮丽篇章。
李奕标寄语国际潮青,一要争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洞察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要求,积极拥抱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为住在国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二要同铸潮青发展的桥梁和基臺,以争先敢赢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打造一个与世界先进文化和文明交汇融通的开放性公共平臺,打造国际青年标杆组织,共建潮青命运共同体。三要共绘四海同心的新图景,积极发挥中外融通联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独特优势,自觉地争做中华文化、潮人文化和侨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坚定守护者,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具有强大创新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潮青力量。

陈幼南主席表示,1999年,首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在香港诞生,26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全球潮籍青年从「联谊乡情」到「引领时代」的成长历程,潮青凭借敢闯敢拼、肩负使命的创新精神,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陈幼南说,马来西亚不仅是东南亚潮人奋斗的沃土,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世界各地潮青齐聚在充满多元文化魅力的马来西亚,共同见证第十二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的盛大开幕,这是青年一代传承潮人团结互助的根脉,把握马来西亚独特机遇,在跨文化合作中开辟新天地的宝贵机会。期望全球潮籍青年能够延续潮人的优良传统,以文化为纽带,以责任为使命,勇于创新,积极开拓,为推动全球潮人事业的繁荣发展倾注你们的青春力量,并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汕头市委副书记赖小卫受潮州市委常委庄宋太、揭阳市委常委姚丽璿以及来自家乡四市代表团的委托,也代表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市长陈涛和560万汕头父老乡亲,对大会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希望国际潮青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赖小卫指出,当前,潮汕地区正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揭阳大南海石化项目展现出强劲的辐射带动能力,潮州抓住举办第23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契机掀起加快发展的新一轮热潮,汕尾借助「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推进全市全域、全方位的跨越发展,汕头也主动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广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臺了《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4月,潮汕三市召开汕潮揭都市圈第一次联席会议,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正围绕8个方面内容推进融合发展;5月,中央出臺《关于支持汕头发挥侨乡优势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潮汕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待各位侨领、潮青多回乡考察调研、投资兴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拿督林祥才认为,本届年会筹委会的努力与创意,都展现了潮青的活力与包容,也让年会不仅止于仪式,更成为共创未来的舞臺。他说,潮人自古以来便以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世界各地打拼立业。他表示,马来西亚是东盟的重要一环,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开放的营商环境、多语多元的人才优势,是区域内极具潜力的投资枢纽,他鼓励海外潮青朋友,借助本届年会平臺,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的营商机会、文化生态与政策导向,把握东南亚发展红利,积极在马来西亚设点扎根、拓展事业,愿世界潮青携手共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在国际舞臺上发光发热。

年会上发布了《「南洋潮涌文脉共传」国际潮青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宣言》。南洋曾是先辈开拓的热土,见证了潮人文化的海外生根,如今,国际潮青以传承者与创新者的双重身份,向世界发出文化传承的铿锵宣言:
一、溯南洋之源,守文化之根;
二、汇世界之力,拓传播之路;
三、聚青年之志,育传承之苗;
四、融时代之潮,创发展之新;
五、担时代之责,铸文明之魂。
潮起南洋,根连四海;文脉永续,薪火相传。这份宣言,不仅是承诺,更是行动的号角,号召全球潮青以青春之力,共绘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壮丽画卷,让潮人文化的浪潮奔腾不息,让中华文明之光闪耀世界。

「跨界融合·共创未来马来西亚新动力」论坛是年会重要活动之一,邀请马来西亚财政部原副部长、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荣誉顾问拿督林祥才,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总秘书、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顾问廖宗明,马来亚西国家文化人物、二十四节令鼓原创人陈再藩,世华媒体(马来西亚)集团总编辑、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编辑人协会会长拿督郭清江和信也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顾鸣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在教育、文化、传媒、科技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跨界合作的见解和未来发展趋势。论坛由雪隆潮州会馆副秘书长沈小珍主持。



年会「国际潮青楷模奖」分别颁发了全球潮人卓越贡献奖,创业创新奖,潮汕文化、教育与艺术杰出表现奖,社会责任奖,企业传承永续奖,杰出企业品牌奖和全球潮人卓越贡献奖。该奖旨在表彰在事业、文化、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全球潮籍青年,肯定他们在社会、行业及国家发展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激励更多青年传承潮人精神,勇攀高峰、奋发向上,为国家与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李奕标会长在闭幕式上正式宣布,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将于2027年由粤港澳大湾区14家潮青社团联合举办,并举行会旗交接仪式。14家联办潮青社团为:
香港潮州商会青委会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青委会
澳门潮汕青年协会
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
深圳市潮青联谊会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
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
佛山市潮汕商会
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
惠州市潮汕商会
东莞市潮汕商会
中山市潮汕商会
江门市潮资企业联谊会
肇庆市潮汕商会


14家联办社团代表上臺接旗。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会长黄德林代表14家联办社团发言,表示将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办好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创造新的辉煌。

年会举办了「根脉永续·商通天下」文化展与展销会。其中,文化展部分全面展示马来西亚潮人社群在文化、教育、信仰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贡献,亦深入呈现潮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出花园」礼俗、中秋节拜月娘、二十四节令鼓、舞狮、潮州大锣鼓,以及本地常见的民间信仰。潮籍企业家的奋斗故事则透过视频访谈展出,记录潮人在东南亚拼搏发展的真实面貌。此外,文化展还展出了由各地潮州会馆创办学校的沿革与成就,展示潮人重教兴学的传统精神。商业展销会部分则汇聚多家知名企业及优质商家,涵盖多个行业,参展企业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向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最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资源链接、人脉拓展和市场开拓。

年会上,马潮联青与北京潮商青委会、汇信新材料科技(马)有限公司、华旭新材料科技(马)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年会举办了保龄球友谊赛,潮青们以球会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加深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潮青们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榴莲水果盛会则在为潮青们提供新鲜、高品质的水果体验的同时,推介了马来西亚的优质榴莲产品,加深潮青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促进世界各地潮青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年会还演出了音乐剧《潮汕精神》、潮剧《京城会》和《穆桂英》、英歌舞、夜光舞龙《鱼跃龙门》、舞狮、二十四节令鼓、吉中潮乐大锣鼓、潮语歌曲、汉风舞蹈、马来族舞蹈、马来西亚歌曲等精彩纷呈的带有潮汕风情以及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

潮聚大湾区,青春创未来。依托湾区潮商潮青社团、企业、产业、资本、人才、科技、文化,第十三届年会将会是一场推动潮青文化传承、创业创新、全球合作、文明融通和社会责任的国际潮青盛会。
2027年,我们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