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纬纹
回望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显而易见:城市发展绝非一成不变的静态规划,而是随时代变迁持续进行的自我革新;发展的成功绝非系于个别力量,而是众志成城。
香港今日正立足于一个历史性的“破茧”时刻——这既是对世界百年变局的及时回应,也是身处国家发展洪流中必须经历的蜕变。正值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我们绝对可以为近年来在营商环境与全球竞争力、教育与科研的国际认可、法治进步和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发展成就而自豪,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而感恩。然而,过往的成就终究是历史的片段,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在未来更复杂的棋局中,如何以破局的勇气、求同存异的态度携手为香港的发展推进革新。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为社会拨乱反正、由乱转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和制度保障,是香港重新找回秩序和重启发展步伐的关键一步。当前,世界格局与上世纪90年代或千禧之初不同,随着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科技革命席卷所有产业、全球政经与区域竞合格局波谲云诡,一些昔日的优势可能转瞬成为明日枷锁。香港若只以恢复往日荣光为终点,无异于刻舟求剑,过往的成就不应亦不能成为重新出发的束缚。
未来的香港,注定要以新功能投入竞争,以新面貌屹立于世界。北部都会区将打造未来数十年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创科的巨大投入将联手金融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一国两制”的深化实践更需治理智慧与制度创新。自我革命的路上,成果绝非唾手可得,伴随而来的阵痛与障碍如影随形。如商界与政府要应对传统行业所面对的转型压力,市民与政府要联手化解深层次社会矛盾,全社会须以睿智和勇气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足够自信在全新环球格局中排除干扰做好战略定位等。每一项都是硬仗,亦是宏大的工程。若只寄望于特区政府“孤军奋战”,终将步履维艰。真正的破局之力,源于每个人对香港未来的共同愿景与行动自觉。不论身份、能力,在变革过程中,人人皆是“局内人”和“行动者”。
现在正需要重振一向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和同舟共济的情怀。如企业家当勇于开拓新域与转型,以共赢的态度支持国家和香港创新发展;教育界需锐意革新,培育面向未来、以中华文化为基因的创新型人才;文艺工作者应扎根本土、连通世界,讲好新时代香港故事;普通市民更需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将身份认同与邻里关系转化为建设性力量。惟有当“人人都是行动者”深入人心并成为城市精神,香港才能以全新的姿态释放出磅礴动能。
今日香港正步出徘徊已久的十字路口,在逐渐稳固的新基础上朝着发展愿景大步前进。未来已来,在迈向由治及兴、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让750万市民齐心以“破茧”的决心拥抱革新,以“局内人”的担当凝聚共识,以“行动者”的姿态投身建设,同心打造一颗全新的“东方之珠”,让香港成为更能贡献国家的“掌上明珠”。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