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5日晚应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是双方自关税战后时隔五个月的首次元首级沟通。此次通话正值中美经贸关系敏感期,延续了日内瓦会谈达成的“暂停加征关税”共识。中方以“诚意”与“原则”并重,释放出稳定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关键是美方必须言行一致,真正将两国元首的共识转化行动,与中方并肩携手,妥善化解分歧、消除障碍,推动中美关系实质好转。
此次通话的直接背景,是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经贸协议。双方同意在90天内暂停加征24%关税,并承诺用好经贸磋商机制。然而,美方在协议签署后旋即“变脸”:6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国家安全”为由,延长对华301关税豁免期限至8月31日,并于6月3日宣布将钢铝关税从25%提升至50%,又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为借口无端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一系列操作,与日内瓦共识背道而驰。
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明确指出,“中方是有诚意的,同时也是有原则的”。中方“严肃认真执行了协议”,而美方需“实事求是看待取得的进展,撤销对中国实施的消极举措”。这一表态既展现了中方对协议的尊重,也针锋相对地回击了美方“中国扣押稀土”的谎言。事实上,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完全符合世贸规则,且针对的是所有国家,而美方却将其政治化,试图以此为借口打压中国科技企业。
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强调,中美关系需“把好舵、定好向”,尤其要“排除各种干扰甚至破坏”。这一表述针对性极强:一方面,中方愿在经贸、外交、军队、执法等领域与美方加强沟通,甚至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另一方面,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将台湾问题等核心利益作为谈判筹码。中方的“诚意”与“原则”并非空谈。在经贸领域,中方已取消或暂停针对美“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但在科技领域,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卡脖子”行为,并加速推进自主创新。例如,中国近期在量子计算、6G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正是对美方技术封锁的回击。
特朗普在通话中声称“乐见中国经济增长”,并承诺“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关键在于美方必须言行一致,不能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否则将丧失落实经贸共识、改善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合作与对抗并行”的逻辑,暴露了美方将经贸问题工具化的本质。例如,美国虽暂停加征关税,却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并禁止英伟达等企业向华出售高端芯片。若美方继续耍弄所谓“软硬兼施”的策略,难以令人相信美方真心实意解决问题,只会令中美关系改善寸步难行。
中美经贸关系具有互利共赢的良好基础,双方应该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中美元首通话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剂,近期中美仍保持高层次交流互动,国家副主席韩正日前在北京会见中美高级别二轨对话美方代表团,多位美国企业家陆续访华,这些都反映增进交流、减少误解、务实合作的关系符合中美双方共同利益,获得美国政商界主流的认同和支持。美方必须以中美元首对话的诚意和原则为指引,以互利共赢的行动落实中美经贸共识,包括立即撤销301关税,停止对华科技封锁,坚守一个中国政策、停止向“台独”传递错误信息。中美坚持平等、尊重、互信,切实改善双边关系,造福两国以至全球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