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11日(香港时间)抵达卡塔尔,正式展开在卡塔尔和科威特的中东访问行程,这是其上任后第二次中东行。与2023年疫后重新连接世界的那次出访比较,他此次行程亮点不少,外界期待很高。
此次中东访问亮点之一,是访问团成员的组成开创先河。香港代表有30多名,并首次加入了20多位内地代表。李家超刚结束浙江访问行程,此次团员也有来自浙江的企业,而没有限在大湾区。
细看成员组成:香港代表涵盖贸易、会计、法律、金融、中企、公用事业、酒店等具有鲜明香港特色的企业;内地的代表则覆盖了创科、新能源、制造、房地产、综合企业以及建筑企业,正是香港缺乏而内地更具优势的。香港在全球贸易战下再次将目光转向中东,卖点不仅仅是香港,而是“中国香港”,利用其国际化帮外界更好认识、投资中国。

跟随出访的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庄子雄接受专访时分析,香港的优势在于专业服务和金融投资,但卡塔尔和科威特两个石油国转型各有侧重点,卡塔尔希望发展高增值产业例如绿色金融和法律服务,而科威特则在基建方面有所规划,“香港的优势是专业服务,但基建领域内地企业更具优势,各有优势对接中东不同机遇。”
亮点之二,在于中东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地位。中东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毋庸置疑是极具吸引力的贸易和投资理想地。自从1970年代以来,中东国家均以美元结算石油出口,但在去美元的全球趋势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据报道已经计划放弃以美元进行石油出口结算。
此次随团出访中东的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卡塔尔亦已成立中东第一间人民币结算银行,认为香港与卡塔尔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方面有很大合作机遇。香港金管局参与推出的“mBridge”的跨境结算系统,已在阿联酋迪拜试运行,若能推广至卡塔尔及科威特,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亮点之三,两个国家背后的穆斯林市场庞大,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两个国家一半以上人口都是穆斯林,虽然卡塔尔人口仅约300万,但超过80%都是外来人口,特别是2022年该国举办世界杯后继续吸引大批外来人口流入。
庄子雄对记者形容,全球有约20亿穆斯林人口,香港与穆斯林国家的交往较少,文化差异较大,如果能与卡塔尔这么国际化的国家做成生意,其辐射能力更强,那么香港与其他穆斯林国家的交往也将更顺利。
主动到穆斯林市场推介,也有利于香港的服务业开拓客源。调研机构推算,到2028年,全球穆斯林旅游将产生2250亿美元收益。在传统客源地消费力下降时,中东富饶之地仍很“抢手”,其消费商品也大多集中在高价值的珠宝类。
机遇很多,挑战不少。中东距离欧洲大陆更近,香港抢机遇的竞争对手除了伦敦纽约,还有同样外向经济的新加坡,能否发挥更独特的优势,还看此次中东行的具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