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塘关到狮子山:精神传承的跨时代对话
由深水埗左邻右里关爱社、南昌北居民联会、南昌东之友合办、香岛中学协办,华润置地赞助的《哪吒贰之魔童闹海》观影分享会近日于香岛中学校园内举行。活动邀请了深水埗区议员刘佩玉、陈龙杰、香岛中学校长黄颂良及分区委员向展禧担任分享嘉宾,超过25个中一至中五学生参与分享会。活动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核心,结合香港三太子宫历史脉络,探讨哪吒精神与狮子山精神的当代共鸣。分享会气氛轻松热烈,多个同学、嘉宾、义工分享交流,充分体现了哪吒2佩给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太子宫与深水埗:文化符号的当代诠释


深水埗区议员刘佩玉由哪吒与深水埗汝州街三太子庙的渊源引发讨论。深水埗汝洲街的三太子宫(哪吒庙)作为香港唯一供奉哪吒三太子的百年庙宇,见证着本土信仰与社区精神的交融。庙宇建于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缘起于1894年鼠疫期间,客家石匠从惠阳迎请哪吒神像巡境驱疫,其后疫退民安,遂建庙感念神恩。庙前对联“驱除疠疫何神也,功德生民则祀之”,正呼应“守护家园”的信仰核心。
这座传统建筑现为二级历史建筑,主祀哪吒三太子,配祀观音、包公、金花娘娘及城隍,与毗邻的北帝庙共同构成深水埗独特民间信仰地景。刘佩玉表示,三太子宫不仅是祈福场所,更承载着“逆境自强”的社区记忆——从清末疫病、战后移民潮到今日城市发展,深水埗街坊始终以行动改写命运。而且,三太子宫的“疫后重生”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座庙宇经历1985年、2006年两次重建,见证社区在变迁中坚守精神根脉。现在我们推动地区活化,保育,正是要为青年提供扎根成长的土壤。”希望青年人走入社区,认识历史典古,传承中华文化。另一个嘉宾深水埗区议员陈龙杰对电影票房突破150亿元表示赞叹,是中国电影的突破,导演饺子弃医从影,他的动画事业奋斗过程令人敬佩。陈议员勉励年青人,面对升学压力、家境困难都要像哪吒一样勇于面对挑战,跨越高山,总有一片光明的道路在前,就像饺子刻苦经营后,终有今日的成就。分区委员向展禧分享时,以“脱胎换骨”形容带来的启示,哪吒从小被视为魔童,但最终靠自己打破偏见,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改写命运。就像深水埗居民,面对高楼价高物价,依然坚持保留街市文化,以人情味筑起温馨社区。
哪吒精神遇上狮子山:青年世代的生命实践
分享会中,学生从电影情节延伸至自身经验,提出多层次思考:
1.破除偏见:从“魔童”到自我定义

有学生以哪吒“被误解却坚持正道”的成长历程,比照自己有时会被人误解,遇到少少挫折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坚持,希望学习哪吒为正确的事情要坚持。对于深水埗社区形象:“外界常以‘贫穷’标签我们,但这里的街市文化、邻里互助,正是香港最珍贵的人情味。”香岛中学学生陈同学更直言:“就像哪吒最终以行动守护陈塘关,我们这代人也应用建设社区的实际成果,打破社会偏见。”
2.奋斗哲学:小人物与大时代

多名学生聚焦电影中“虾兵蟹将”的隐喻,认为这体现中华文化“人民为本”的价值观。李同学表示:“西方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光环,但哪吒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师父甚至百姓的包容。这与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的内核不谋而合。”
3.家国情怀:传统价值的现代转译

讨论中屡次提及哪吒与母亲的羁绊,学生黄同学感慨:“电影里李靖夫妇明知儿子命劫难逃,仍不惜以命换命,这种无私奉献令人想到无数香港家庭——父母辛勤工作、节衣缩食,只为子女有更好未来。”担任活动的义工更有感而发,以母亲的角度分享影片中哪吒父母对魔童的爱与包容。此观点呼应三太子宫“观音配祀”的信仰结构,突显民间文化中“家国一体”的伦理观。
政府与社区:共筑青年成长土壤

行政长官李家超曾在早前观影后引用《哪吒2》中经典台词“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软肋,而是敢直面软肋。”传达香港敢于面对困难、拼搏求进的精神。昨日分享会中学生的积极分享再次带出青年正视困境:“哪吒的‘软肋’是天生魔性,香港青年的挑战可能是住屋、升学压力,但只要如导演饺子般坚持理想,定能开创新局。”香港青年要成为如哪吒般勇敢无畏、不屈不挠,薪火相传的“狮子山精神”持续激励着这座城市的奋斗者。分享会的尾声,深水埗区议员刘佩玉期望同学仔继续发掘哪吒精神,不屈不掘。她期望哪吒热潮不是昙花一现,期望政府连结学校,商界和社区,走进校园结合生涯规划推动哪吒2背后带出的更多正能量和中华优秀文化,提升青年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