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爱的轮回超脱 ——杨丽萍和她的舞剧《孔雀》-紫荆网

生命与爱的轮回超脱 ——杨丽萍和她的舞剧《孔雀》

日期:2025-04-03 来源:紫荆养生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周石星(海口经济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名誉院长)

岁末年初时节,有幸观赏到杨丽萍作品舞剧《孔雀》,领略到了舞蹈的极致之美、爱情的锥心之痛及生命的幻灭之殇。舞剧《孔雀》以「孔雀」为主线,围绕生命与爱的主题展开。剧中的「孔雀」既是鸟,也是人;春、夏、秋、冬更叠的「孔雀」是舞者的一生,也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这部舞剧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引领观众思考生命与爱的真谛。

一、四季轮回:生命的生发、繁盛、衰败与寂灭

舞剧《孔雀》以春、夏、秋、冬四季更叠为结构,分别象征著生命的生发、繁盛、衰败与寂灭。时间因我们的存在而存在,亦因我们的消逝而消逝。在第一幕《春》中,女孔雀与男孔雀相遇,一群绿孔雀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舞台上,万物复苏,绿意盎然,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男女孔雀的相遇,如同青春男女初次邂逅,羞涩而美好,预示著一段美好爱情的开始。

引人注目的是第二幕《夏》。男孔雀与女孔雀相爱,美的极致宛如孔雀开屏。这是繁华似锦的世界,是怒放的生命,是青春的狂欢。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激昂,孔雀们翩翩起舞,尽情展示著它们的美丽与骄傲。男女孔雀的爱情,如同夏日里的阳光,炽热而真诚,照亮了彼此的世界。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正是在第二幕,黑色的乌鸦仿佛厄运降临。

舞剧灯光变得凄凉,一群黑乌鸦的出现,不是暗示,而是宣示,世界不只有色彩斑斓,而是充斥著黑暗。黑暗才是生命的原色,世界的底色。黑暗的尽头,是最深的黑暗,一如孕诞新生儿的母腹,亦如终结生命的墓葬。而在第三幕《秋》中,正如一首诗中写道:

落叶缤纷/秋天尸痕遍地/走在秋天

走在大地之上/我们脚下/踏过多少死亡的生命/

当我们悲秋的时候/谁会怜悯我们/秋天还将回来/

我们将不复存在。

这是万物衰落的起始,是无奈、无常与不测。舞台上,灯光渐暗,音乐变得沉重,孔雀们开始变得疲惫与无助。乌鸦的袭击,如同生活中的磨难与挫折,让人措手不及,却又不得不面对。

在《冬》篇,孤独的生命在风中与神明共舞,觉知的灵魂在雪花中平静地穿越生死之门。这一段是全剧的高潮,杨丽萍跳出了对生命的理解。这是尘埃落定时的静思,是繁华消散后的空寂,是悲欢中开启的智慧。舞台上,灯光昏暗,音乐低沉,孔雀们孤独地舞动著,仿佛在诉说著生命的无奈与沧桑。而杨丽萍的《孔雀之死》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了极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二、孔雀与乌鸦:美的代表与爱的悲剧

在舞剧《孔雀》中,孔雀无疑是美的代表,它们高贵、优雅,拥有令人羡慕的美丽羽毛。然而,生命的种种族类并不平等,正如孔雀与乌鸦。乌鸦难道没有美的权利?或许在世俗的眼光中,乌鸦是丑陋的、邪恶的,但在这部舞剧中,乌鸦却展现出了另一种美,一种跨越物种的爱。

孔雀与孔雀之间的爱,诚然美丽动人,但乌鸦对孔雀的爱,或许更令人难忘。这是一种跨越物种的爱,一种注定求之不得的爱,一种必然导向毁灭的爱。乌鸦对孔雀的痴迷与执著,如同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了心中的所爱,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最终只能换来一场空。乌鸦对孔雀的爱,是一种跨越界限的勇敢与坚定。它不顾一切地追求著心中的美好,哪怕最终只能换来一场悲剧。这种爱,虽然注定无法得到回应,但却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与伟大。它让我们明白,爱并不仅仅是一种占有与拥有,更是一种付出与奉献。

然而,这种跨越物种的爱,注定是一场悲剧。乌鸦的执著与痴迷,最终只能换来孔雀的疏离与冷漠。这种爱,如同生活中的一些执念与执著,虽然让人痛苦与挣扎,但却让人成长与觉悟。它让我们明白,只有放下执念,才能找回自己;只有学会放手,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三、贪瞋痴与戒定慧:生命存在的度量衡与超脱之道

在舞剧《孔雀》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种种形态与情感纠葛。贪也好,瞋也好,痴也好,正是这些情感构成了我们存在的度量衡。然而,这些情感却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能够破除贪瞋痴,回向戒定慧,或许就能找到生命的超脱之道。

贪,是对美好事物的贪求与执著。在舞剧中,乌鸦对孔雀的痴迷与执著,正是一种贪的表现。它不顾一切地追求著心中的美好,哪怕最终只能换来一场空。然而,这种贪求却让它失去了自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瞋,是对无力拥有美好事物的瞋怨与愤怒。在舞剧中,当乌鸦看到孔雀与另一只孔雀相爱时,它的心中充满了嫉妒与愤怒。这种瞋怨让它变得更加疯狂与偏执,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然而,这种瞋怨却只能让它更加痛苦与无助。

痴,是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的痴恋与执著。在舞剧中,乌鸦对孔雀的爱就是一种痴的表现。它明明知道这份爱无法得到回应,却仍然执著地追求著。这种痴恋让它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之中。

然而,生命并不只有这些负面的情感。如果我们能够破除贪瞋痴,回向戒定慧,或许就能找到生命的超脱之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戒定慧时,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修行与超脱,都无法逃脱生死轮回的命运。生命如同一条河流,从源头开始流淌,最终汇入大海。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这段旅程。

在舞剧《孔雀》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种种形态与情感纠葛。然而,这些情感与纠葛却都是短暂的、虚幻的。只有当我们能够放下执念与执著时,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正如杨丽萍在《孔雀之死》中所展现的那样,当生命走向尽头时,一切都变得那么平静与淡然。

然而,这种平静与淡然并不是消极的逃避与放弃。而是一种积极的面对与超脱。它让我们明白,生命虽然短暂且无法逃脱生死轮回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这段旅程。我们可以选择用爱去温暖他人、用智慧去照亮前路、用勇气去面对困难。这样即使生命终将走向尽头时,我们也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与一份宝贵的财富。

舞剧《孔雀》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演绎著尘世的悲欢离合,铺陈著人间的爱恨情仇。它似一曲悠扬的歌谣,回荡在岁月的长河,又似一幅流动的画卷,铺展在时空的隧道。

剧情起伏跌宕,如潮起潮落,波澜壮阔。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如雕如琢,栩栩如生。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著独特的光芒。

它似一曲深情的恋歌,诉说著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又似一场激烈的战斗,展现著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爱与恨交织,生与死相依,剧中人物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挣扎,书写著属于自己的传奇。

舞台布景如梦如幻,光影交错,色彩斑斓。音乐响起,如同天籁之音,激荡著人们的心灵。演员们的表演真挚动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力量,让人为之动容。

《孔雀》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收获了无尽的感悟与启示。

杨丽萍用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将民族舞蹈提升至诗意的高度,让世界为之倾倒。她用舞蹈讲述生命的美感,用具象的肢体语言重构起观众与自然的连接。几十年里她不断尝试舞蹈形式的变革,完成了一次次灵魂与自然的共振。舞剧《孔雀》无疑是她艺术生涯中又一巅峰之作,它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思考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来源:紫荆养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懿 校对:马又清 监制:黎知明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