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数据的隐忧:未来主人翁在哪里?-紫荆网

香港人口数据的隐忧:未来主人翁在哪里?

日期:2025-02-2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杨莉珊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近日公布,香港最新人口数据为753.4万人(截至2024年底),总人口连续第三年增长,但按年增幅仅为0.1%,且新生婴儿数量低于死亡人口数量,人口老化问题持续严重。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香港人口政策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并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以长远保持香港劳动人口的竞争力。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人口数据的变动与人口政策是否有效,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香港人口政策面临多个挑战,譬如人口老化加剧、劳动力供应紧张、人才流失风险增高以及新生儿数量不足等最为突出。这些问题互相交织下,构成了今天香港人口发展的复杂局面。

去年人口数据显示,人口已恢复正数增长主因是居民移入较移出多,有约4万人移居香港,同时有1.89万人离开香港。政府宣称这是受惠于各项吸引人才和输入劳工措施,持续有不少人士从内地及世界各地移入香港。

但香港的人口问题并非单纯的数量问题,如果我们再看本地新生婴儿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更替数据,就会发现香港的人口结构确实存在危机。尽管去年有“龙年效应”,去年香港新生婴儿多达3.67万人,按年增加约一成,亦是疫后最多人出生的一年,但期内的死亡人数为5.14万,人口自然减少1.47万人。由此可见,本地人口已经无法自行更替。

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长者比例已达20%,预计到2040年将上升至30%。这种“少子高龄化”的趋势,正在侵蚀香港的发展根基。人口老化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萎缩。2023年,香港劳动人口较疫情前减少约10万人,多个行业出现严重人手短缺。建筑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专业服务领域也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2019黑暴后引发的专业人才外流更加剧了这个情况。

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老龄人口增加加重社会福利负担,年轻劳动力减少削弱经济活力,人才结构失衡影响创新能力。这些问题相互叠加,形成恶性循环,长远威胁著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要保持香港社会的活力与竞争力,特区政府在人口规画上并不能完全倚靠外来输入,况且现存人才引进政策存在明显短板。高端人才的引进门槛过高,基层劳动力的短需也无法解决,加上社会对输入外劳一直存有疑虑,但政府未能有完善的措施说服社会。而在本地人口增长方面,政府曾为每名初生婴儿发放两万元奖励,但鼓励效果有限。笔者以为,目前香港典型家庭都是“职场男女”,夫妻同时工作,生孩子的诱因较低。政府应参考新加坡的作法,加强支持托儿中心的布点,让更多妈妈不用担心生孩子等于失去职业生涯。

人口政策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政府有必要建立系统性的人口政策,将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一方面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本地生育。具体来说,短期可先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应考虑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引进体系,既引进高端人才,也重视专业技能人才,可以及时补充社会劳工短缺。类似的政策在英美澳加等移民大国已成熟运用多年,有很多可参考的经验。

而在本地人口更替方面,一方面要鼓励生育,另一方面要落实老有所养。当前青壮年倾向不婚不育,主要因为生活与工作压力太大,照顾婴儿的成本太高。政府若在这方面给予鼓励及具体支援政策,会有较大鼓励作用。另外,如何开发老龄人力资源,让有心有力的老友记继续适度为社会服务,一方面缓解人口老化压力,另一方面可获得新的工作力量。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