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胡晓明讲座教授(纳米材料)张华教授荣获备受尊崇的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彰他研发出利用纳米材料更有效地控制合成半导体并将其用于多种用途,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张教授将获裘槎基金会港币200万元的资助,继续进行这项纳米材料相工程(PEN)的突破性研究。
张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在多个应用层面都有极大潜力,包括催化、光电器件及太阳能转换。」张教授同时荣获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以表扬他从事可持续发展及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
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张教授率先研究稳定非常规相纳米材料的方法,以直接应用于清洁能源、催化及感测器。他研发的纳米材料相工程策略,大幅提升与催化活性及能源相关的技术,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及应对环境问题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

张教授表示:「我的研究范畴为异质结构,它属于由两种或更多成份组合而成的复合纳米材料。」
这是清洁能源领域的关键研究,因为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已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他解释道:「那是基于不同成份之间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质和协同作用。」
张教授与团队最近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微调不同成份的大小、维度、形貌、介面以至空间分布来提升其效能,但是要控制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的(晶)相则较难做到。
张教授续说:「精确的(晶)相控制是重要的关键,因为这关乎是否可调整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提升其应用性能。」
张教授及其团队得到裘槎优秀科研者奖的资助,将会开发一种能直接在无定形贵金属表面生长晶体半导体来制备异质结构的湿化学合成方法,并通过评估所合成的异质结构的结构、性质、应用之间的关系,利用得到的无定形贵金属/晶体半导体异质结构来作为光催化剂,从而使用太阳能以制备高纯度的精细化工产品。
这些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可以改良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在生产绿色能源领域有著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及应对环境问题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