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2月5日),立法会G19议员于特区政府总部会晤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表达意见。
笔者向司长提交的建议书共有53个主项及183个细项建议,不过由于时间所限,除了G19共同倡议外,笔者在会上向司长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思考:
重节流
- 加强“项目策略及管控处”的职能,要求部门优化对工务工程顾问及承办商的监察及管理,财库局把好关,确保司局长的拨款申请审慎克制
- 从严审视延长有时限编外职位/增设常额职位的需要,尽量用现有资源,善用科技精简程序
- 除了研究基金及公营机构回拨储备,应善用8所资助大学过千亿的财政储备,调整未来三年的拨款
- 考虑取消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业差饷宽免,料可增加26亿元收入
谋发展
- 加强“三个中心”相扣牵引的作用,加快“总部经济”、迁册立法、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财资中心、风险管理中心的建设,游说中央设置“绿色通道”简化内地部委的审批,并提供一段时期的税务优惠,让内地企业落户香港之后再“走出去”
- 与多间大企签署“意向书”后,配合增至5000亿元的政府债务上限,尽快公布发债及发展规划及多解说中、长债的正面积极意义,让工商界有信心对接,共同推进“北都”发展
- 积极落实各项中央惠港政策,包括:“三联通、三便利”、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5项措施、9.24金融政策、人民银行1.13与金管局6项措施;就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及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从股市、债市流动性、各类“产品通”、金融基建能力提升到五篇大文章(包括以闭环管理外来人才的跨境资金),把中央惠港措施,化作香港的独特优势,提振信心
促改革
- 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草案》通过后,给予“专员”和“指定当局”足够资源行使法定职能
- 检视金发局、贸发局和即将成立的海运港口发展局定位,使“三个中心”更协同发展
- 成立高层领导架构,统筹发展与安全,赋能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制订《人工智能和数字资产发展蓝图》,从人才、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把创新化作实际的经济效益
- 研究税制改革方案
2025年,香港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外围环境挑战。期望新一份预算案可以做到“开源节流、稳定信心、改革求变、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