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辉
2025年1月17日,本人荣幸受邀出席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新春招待会,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发表2025年新春致辞,向广大香港市民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表示:结束2024特别不平凡的一年进入2025年春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世界一片不确定性中,中国展现了最为可贵的确定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郑主任的年终演讲中深刻感受到在“一国两制”的特殊政策下,香港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区位、法治体系、多元文化,都能联合广阔区域,以及发展空间,香港的经济繁荣复兴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香港由治及兴的愿景必定能实现。


2025年1月17日下午,本人参加香港中华总商会《中总论坛2025-创新求变 共建未来》,香港中华总商会1900年成立,是香港历史最长及最具规模的商会之一。自成为中华总商会会董后,本人一直在学习秉持其宗旨,致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积极朝向“ 立足香港、背靠祖国、联系世界”的目标进发。在中华总商会的引领下,参与了一系列国内外商务、经济、投资及交流活动,特邀专家教授进行培训授课,以提升会员对中国认同感,并探讨经济合作方式,同时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对接全球资源。通过“中总”这一沟通桥梁,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拓宽了国际视野,深化了各领域合作层次。“中总”始终以其独特角色,搭建了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平台,助力每位参与者实现共赢与发展。这不仅为会员企业创造了更多商机,也为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亦有多元化民族文化的组合,拥有丰富的国际文化和宗教资源。2025年1月4日,香港道教联合会连续三届任命为香港道教联合会名誉顾问。2023年曾受聘为胡文虎基金会理事,为基金会香港联合福建永定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2025年1月20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很荣幸作为港澳台代表人士受邀参加厦门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代表大会,会上聆听学习伍斌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保持定力、勇毅前行,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三、干字当头、以快争效,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上新水平。2025年要聚智集力做好九个方面工作,包括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竞争力等;如伍斌市长会上所讲,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领导下,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为奋力谱写新福建新篇章贡献厦门力量!

作为一个在厦门出生移民至香港的华侨,盼能在“一国两制”的特殊政策下,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为祖国的发展以自我所学所见所闻贡献力量“凝聚港澳侨台心、助力厦门新发展”。



2025年1月19日,杨国豪主任亲自率陈沈阳、陈紫萱、卢海林、许珠明、洪春风、蒋娇容、翁振生等人大领导邀请来自海内外12名特邀代表餐述交流。1月20日早学习伍斌市长政府报告。之后会议期间审议伍斌市长报告,其中李明哲主任特别强调响应重视企业合法权益和民生的安乐等问题。杨国豪主任1月20日晚召集海外代表与市委人大政府相关代表一起讨论,为厦门民生收集各方建议为助厦门发展倾心尽力想尽办法,陈紫萱副主任主持授牌、陈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副书记及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卢海林等予大家合照纪念,海外代表感受到祖国家乡的关怀均尽心出策出力贡献自我所有,盼助家乡发展。

2024年10月,习总书记指示“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厦门指明了航向。期盼继续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产业新优势。2024年,本人曾陆续参加国家“海岛文化推广、应急救援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2024年国际海洋合作论坛”和“2024年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参与协办《202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第三届海丝法治论坛》等涉海会议,深刻认识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的战略意义。
盼厦门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发挥厦大、海洋三所等校所创新优势,发挥港澳侨台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和区域合作,建设海洋强省。深受“第三届科技与资本论坛-“新质生产力与耐心资本”的启发,希望引进“耐心资本”,缓解“金融需要稳定性、科技存在不确定性”的压力,例如引进卡塔尔国家资本等中东国家基金,为创新发展海洋经济提供长期融资支持。期盼继续发挥“自由港”政策作用,对标“一国两制”政策,先行先试,推动部分特色自由港政策扩展到海岛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提升台湾同胞民族认同感。盼大嶝岛以对台为中心,对标香港和深圳交界的中英街某些政策提升对台交流沟通的多样性发展。


盼联合港澳侨台资源优势,促进邮轮产业发展。厦门一直秉承“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2007年建成的国际邮轮中心,完善的邮轮母港硬件设施,包括专用码头、客运大楼、登船通道和泊位资源等,为发展邮轮产业奠定了基础。本人有幸参与了厦门邮轮母港的初期规划与建设工作,并于2010年陪同主管部门赴美考察,深入了解国际先进邮轮运营模式和服务标准。2014年“厦门总商会110周年纪念活动”成立的注册资本50亿元的厦门民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讨论过投资邮轮产业事宜。盼厦门继续发挥民营经济与外资及邮轮专业机构的结合优势,着力吸引国际邮轮公司驻泊厦门,充分发挥港澳侨台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和技术,加快邮轮制造、码头运营及相关供应链建设,促进邮轮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厦门属于经济特区,盼用足用活特区立法权,发挥“软法”辅助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习总书记强调,福建和厦门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多出制度性、政策性成果。希望推进软法建设。硬法指 “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推行”的法治制度,软法指自律自治的非强制性规范。“软法亦法” 相辅相成。北大法学院和厦大法学院已分别成立“社会治理和软法研究中心”。盼能制定软法推进营商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用足用活特区立法权,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借鉴国际区域和行业标准、自律规范、行为守则等推动涉海“软法”建设,促进海洋产业国际合作。盼推进设立“国际软法研究院”,香港注册成立的“国际软法促进总会”可为其提供基础。希望推进加快“软法”建设,创新营商环境,继续提振港澳台侨胞投资信心,提升对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希望通过“商协会”协调软法与现有规则结合,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协调相关利益关系。推进应用制定软法,完善海洋应急救援规则规范,设立国际人道主义海上应急救援中心,推进海洋行业与慈善业的结合,从厦金海域延伸到台湾海峡以及太平洋区域。
最后,厦门是本人的故乡,根据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最新规划,翔安新机场预计将于2026年底正式通航。高崎机场曾推动了厦门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空域资源和适合飞行的地理条件的地区基础,希望建议可保留高崎机场部分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海洋经济中的低空经济及邮轮产业可能性,盼能积极参与配合深化此课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的一年祖国越来越强大,期盼能以香港为中心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海内外华人华侨,推动厦门经济不断发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助力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为全球共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作者为国际软法促进总会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第六届理事、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永远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