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电影《唐探1900》发布先导预告片,诞生十年、叫好又叫座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又添新作。而当年力推《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成为票房黑马的制片人岳翔近期也推出新著《娱乐圈经济学:中国电影监制的亲传秘辛》,为大家厘清娱乐圈投资的“陷阱”与“真相”,给普通投资者接触影视圈投资提供路径指导。

娱乐圈已不单是艺术家的阵地,更是投资者的利益角斗场。“漫天大瓜”的背后,娱乐圈的投资门道其实就藏在其中。有的项目炒得火热,实际是击鼓传花,忽悠不理性的投资人脑热入局接盘,自己套现脱身;有人人为制造流量明星,付费人工干预数据吸引投资,最终导致整个影视娱乐行业陷入逆向筛选;有些影片上映,给对手泼黑水释放利空信息,结果并没有利好自己,反而做空做凉了整个电影档……
这样复杂的娱乐圈,在金融行业的专业知识体系里属于“另类投资”领域。信息透明度低,交易成本高昂,市场主体分散,裙带关系复杂,盈利结构复杂,流动性欠佳且风险极高,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因此,岳翔用《娱乐圈经济学:中国电影监制的亲传秘辛》一书,从“募、投、管、退”四个方面,结合岳翔自身宝贵实操经验与金融投资学原理,全面分析影视圈投资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提高投资回报率;完善风险对冲设计,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通过“博弈论”化解娱乐江湖的尔虞我诈……
岳翔还在书中介绍了荷里活工业体系和华尔街金融体系,为内地影视产业接轨国际提供宝贵的参考。并真诚地分享了他在美国拍摄《唐探2》时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在跨地域文化和司法管辖的复杂处境下,在没有先例可参考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影片的拍摄制作,并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书摘·前言摘选>>
我上大学时最初的专业是文学,后续深造的专业是应用语言学,紧接着我又专门学习了工商管理与金融投资。从娱乐圈的视角来看,这些学科好像都与影视演艺行业关系不大。所以当我最初进入影视娱乐行业之时,很多业内“大佬”都曾不断向我渲染娱乐圈的“特殊性”与“例外性”,而大量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确实都相信了娱乐圈的这种“江湖特征”。
但所谓“江湖”,无非就是掺杂了金钱关系的勾心斗角。而所有与金钱有关的人类行为,其实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娱乐江湖里的这点尔虞我诈,那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其实是学习“博弈论”及与其相关的思维方法。

这就必然要提及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约翰·纳什(John Nash),以及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这哥俩虽然不负责给我找合作伙伴,但却能帮我解决找到对象之后却猜不出对方在想甚么的问题,以及猜出对方想干啥之后自己该如何想,又该如何应对。

但如果你能承认娱乐圈也是个生意,那你就应该承认任何生意其实都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原理的。于是我就又“邀请”了其他几位也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来帮我分析娱乐圈八卦,并使用他们的经济学理论来帮我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这帮得过诺贝尔奖的大佬们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点醒了我,做生意赚钱这种事,虽然的确是可以通过喝大酒来入门,但绝不能只是混酒桌、拉关系、讲段子,搞搞江湖把戏就能发展壮大的。想要做长久,就一定要有学术化研究的意识,做长期打算并全情投入。

而且我很快发现,影视娱乐圈的江湖当中很多人并不愿意重合同守信誉。风险到来之时,也并不一定会按照合同规定的份额来各自承担。而在另外的一些时候,即便是大家都愿意遵守合约,却发现现实世界中有很多细枝末节都没有被写进合同里。没有成文的显性约定,那就只能继续用“江湖规矩”这种隐形的、停留在人类潜意识里面面的规则来处理。
但这种实践也照样需要一些理论的指导。为了提升自己的投资与管理效率,我也借用了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以及钱学森等几位科学家的理论来建立管理与业务模型。利用他们的理论,我在实践中实现了时间可控,成本可控,成果可控。
如果你也曾了解上述经济学家以及科学家的理论,那你刚好可以利用我在娱乐圈的多年实践经验来温习自己的理论知识。而如果你压根不了解上述经济学家以及科学家的理论,那也没关系,看完这本书你就懂了。

虽然我不是一个学术圈人士,写了这本书也不能去评职称。但我一直都对学术圈抱有足够的尊敬与向往,所以你会发现这本由我这个娱乐圈人士写成的书几乎是按照论文的基本规则来完成的,参考文献、历史年表和词汇索引等全都附在书后。我保证除了已经标明出处的引用之外,所有内容都是我的原创,而且作为一个拥有几十亿喜剧片票房的制片人,我保证你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会心的微笑。
我写这本书,除了希望给大家带来快乐,还希望能够将自己真实的艺术理想与自己信仰的投资理论进行结合以及总结,并通过这本书向大家介绍一下实现理想所离不开的“钱”究竟该从何处来,该往何处去,如何管好钱,以及如何让钱成长起来,变成更多的钱。
因为只有把用来实现理想的“钱”变成更多的“钱”,才能实现更多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