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颜涛
作为中国审美文化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核是“书为心画”、“书以载道”。能够进入文化历史的优秀书家,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与审美心理。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这种精神内核、文化特质和审美心理,可谓一脉相承,绵延至今。
正因如此,我在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如何强调个人笔墨语言的“我手写我心”,作品风格一定要从书法历史的原始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经典作依托和旨归,“借花作画将人意”,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优秀的书法家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笔墨语言的艺术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必须在历史、时代、个人三者中找到较好的交叉点。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书法的时代精神也是传统经典的焕然、复兴、承续、再生,而这次焕古张今、守正出新的“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体大展”,正是通过古代经典与当代创作相映照,阐释新中国考古发现文字遗迹对当代书法的楷范意义,这种对“经典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强化,不仅拓展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内蕴,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精神高度和时代气度。这次主体大展的作品含题跋、临贴、创作、解题,更是多维度展现了出土书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
近40余年是当代书法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中篆书创作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有着很大的发展,为适应展厅时代创作的需求,从技法到形式都有着许多突破与新变,既不完全步趋于金石文字镕金刻石的原型,又不囿于儒家审美理念的制约,努力探索具有表现力、契合时代审美的艺术语言,使当代篆书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进一步对古典的深入认识和当代创作的准确把握。就这次主题大展参展的甲金书法创作而言,创作现状或许尚未做到尽善尽美,或许与我们这个时代呼唤的精品力作尚有差距,但将之置之于当代书坛和置之于先秦之后的大半部书法史,甲骨文、简帛书等的新出土新发现,不仅拓展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和丰富了书法的艺术风貌,甚至与隶、楷、行、草今体书法相较,恰恰是这种所谓小众书体的古文字书法,为这个时代书法史的亮点提供了最好机遇。
具体到我这次参展的甲骨文书法创作,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尽管书法的艺术美和表现力与文学、绘画等一样,不在于描写什么事物,勾画什么题材,而是如何去写,怎么去画。甲骨文书法之美,固然同样的需要从用笔、结构到章法、气韵的高超艺术表现,但从仅千字左右的常用甲骨文字中创作出优美的诗词联语,的确难乎其难。完全以甲骨文字书写古今完整的经典诗文,几乎不大可能,这也是困扰和制约甲骨文书法创作的主要问题。我学习甲骨文多年,即使是强拼硬凑几行俚句俗语,也不过寥寥数首。这次最初呈交的是从中选出的两首,专家组对第一首末句“鱼小亦望入龙门”,提出更改为“新枝亦望上青云”的建议,以免观众对原文产生歧义。化“直干云霄”为“新枝亦望上青云”,这自然很好,但甲骨文无“枝”字,若随意地以所谓的借形借音,以甲骨“支”字通假“枝”字,也乏学术的严谨,正如徐无闻先生在《殷墟甲骨书法选》前言中讲的:“书法家只有把字写正确、写好的义务。没有写错字随便造字的权利。古文字是历史的产物,不乱写乱造古文字才是尊重历史。”后来,在专家组的启发和指导下,我化“鹰击长空”为“雏鹰亦望上青云”。
内容确定,接下来便是如何以笔墨表现的准备与书写。除了沉浸于案头的《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陕西金文集成》外,更有意识地把视线和心神集中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上。写好甲骨文除了必须具备小篆和金文的基础,还要在甲骨的契刻与金文的凿铸比对中,更加深入地体悟甲骨书法本体语言和艺术精神。离开整体不存在局部的美,而在重复研读囊括了董作宾先生所概括的雄伟、谨饬、颓糜、劲峭、严整五种风格的《甲骨文合集》中,充分发挥艺术的思辨力,把《花园庄东地甲骨》这批非王卜辞的率性随意、自然质朴,与其他不同的风格相比较,既从个性中寻择共性,更从共性中凸显个性,力求在继承清人多以小篆和金文笔法书写甲骨文的基础上,更能承续当代书家沙曼翁、刘顺等先生的艺术探索成果。力求强化甲骨刀法因势利变,用笔自然,努力做到“刀”“笔”互见之意境,“刻”“写”共生之情趣。在这次创作中,有意识地强化字里行间的大小开合,穿插避让,参差错落、反正向背、收放聚散,甚则打破行距,努力表达郭沫若先生所赞赏的“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的其契之精而字之美”,和宗白华先生所概括的“牡牝相衔,以全体为一字”。
甲骨文的线质之美最能体现“书到瘦硬方通神”,所以我在用笔上以中锋取质为主,在入笔和收笔时,减弱逆入藏头和回收护尾,概括洗练地既做到意到笔随,体现用笔的含蓄之美,又简洁明快的表现线条的劲健清爽。前人论书云:“用笔须毛,毛则气古神清”。甲骨契刻的线条,在显微镜下放大能看出周边斑驳痕迹的岁月沧桑感,所以我又辅之以绞锋涩进和少许的皴擦笔法,以此体现笔法的丰富和笔意的深沉。为体现花园庄东地甲骨中多曲划圆画的特点,在用笔上尽力以“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在“柔”与“韧”中见“筯”与“骨”,并在用笔与用墨上,通过疾徐变化和枯润对比来增强作品的韵律节奏,在字法、章法的顾盼生情、回环照应中,追求作品的神采飞扬和气韵生动。
当然,这只是自己创作过程中对“经典意识、时代精神”的主观追求。而书之于笔下呈之于纸上的,不过是对精品力作的心向往之却力不能逮的一厢情愿罢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书法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