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昆:从“十四五”到八大中心战略发展——香港在全球巩固强劲竞争力-紫荆网

罗昆:从“十四五”到八大中心战略发展——香港在全球巩固强劲竞争力

日期:2025-08-05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罗昆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一国两制 独特优势》,展示香港当前营商环境的全面总结。尤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清晰的战略宣示与部署。惟当前的国际形势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抬头、供应链重构、数字经济兴起与绿色转型加速等,都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的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事实上,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之际,香港在地缘政治复杂的背景下,唯有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时,方可保持其国际化特色,成为新时代香港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正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指出,这份报告系统地向外界说明了香港在社会稳定、走出疫情后的持续向好发展。与此同时,亦彰显报告发布的时机极具意义,向世界重新定义和阐述香港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用,也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有力佐证。

诚然,报告指出,“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为香港提供了“内联外通”的有利条件,使香港可以“充分”善用内地的市场和资源。因此,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绝对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

无可否认的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持续巩固,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展现出强劲韧性。根据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和国际排名,香港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3.1%,连续第十个季度录得正增长,彰显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香港经济的稳健发展。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更显示,香港竞争力大幅提升至全球第三位,总得分达99.2分,增幅是头十名经济体中最高,证明了香港在国家政策赋予的角色定位下,成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战略赋予香港的核心角色定位

必须指出的是,要体现香港成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系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为香港确立了清晰的战略定位,支持香港发展为“八个中心”:包括巩固提升传统四大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同时,建设发展新四大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一战略布局明确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更为香港在多个重要范畴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本届特区政府达到如此亮丽成绩,是充分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有其不可或缺的因素。特区政府在促进内地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方面发挥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香港作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提供全面的人民币计价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1月底,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累计达9,547亿元人民币,全球约80%的人民币支付通过香港处理结算。

诚然,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与广州、深圳、澳门并列为中心城市,做好发挥比较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大湾区总人口超过8,600万,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美元,规模与全球第九大经济体加拿大相当。作为国际金融、商贸和航运中心,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优势互补,香港在金融服务、创新科技、专业服务等领域展现巨大合作潜力。

可以说,八大中心的均衡发展体现香港经济战略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既巩固了传统优势,又积极拓展新兴领域。特别是创新科技中心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发展更是契合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体现了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篇幅所限,本文分别从传统四大中心及新四大中心各取其二,扼要说明特区政府的战略举措,如何为香港创造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特区政府做好国际金融中心角色的战略举措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稳固,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整体评分上升11分至760分,与首位纽约的评分差距收窄至9分,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另外,港股市值超过42万亿港元,共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别比新加坡高出七倍及两倍七。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蓬勃发展,在2023年年底管理的资产规模较之前一年增长约2%至超过31万亿港元。

深化金融互联互通机制

以上数据表明,除了联通世界的工作要持续做好,本届特区政府在金融方面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积极深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互联互通,有效促进资金的跨境流动,才可持续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沪港通和深港通每年交易量合计约为二万亿元人民币,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机制进一步丰富了投资渠道。而且,特区政府继续推进多项金融市场改革措施,包括设立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实施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等。种种说明一系列积极有为的举措,确实为香港带来更多的投资金额。

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的实践路径

另外,正如前所述,联通世界工作不可偏废。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著重要的枢纽功能,主要扮演国际联系人和专业服务平台的角色。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香港的法律、经济制度,为中、外资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担当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根据香港贸发局202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受访的791间主要在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营运的内地企业中,逾7成内企希望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发掘商机,其中逾6成内企认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是“走出去”的支援首选。

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发展蓝图

此外,本届政府大力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目前有6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和8家虚拟银行,拥有世界级科研人才。政府推出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支持大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和商品化,而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

《经济学人》在专题报导当中指出 (题为:Hong Kong gears up for th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race),香港的创新生态系统日趋完善,特别是金融科技和生物科技领域显示强劲势头,从中证明香港创新科技的活力。国际媒体对此有高度评价,引证特区政府有序推进并建设好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制度优势的新应用

国际调解院落户的标杆意义

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是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重要里程碑,标志著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环境和专业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

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享有崇高地位,世界正义工程《2024年法治指数》将香港排在全球第23位,廉洁度更是位列全球第十。这些制度优势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提供了坚实基础。

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

香港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随著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对国际法律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香港凭借其普通法制度优势、专业人才集中等特点,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法律服务平台。

这些成绩是特区政府持续善用好香港的“制度优势”,为香港进一步发展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服务枢纽奠定了良好基础。

笔者早前曾撰文指出,国际调解院落户的重大意义更是可以强化香港作为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引起“文化+商业”活动集群,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城市中心的良好形象。

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文化战略

西九文化区已成为国际瞩目的文化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博物馆等世界级文化设施相继开放。亚洲文化合作论坛在港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和高层官员参与,就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交流意见,进一步深化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角色。正正显示,特区政府积极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确实不遗余力,影响力所能及,正引起全球关注本港愈发加强的文化软实力。

文艺创意产业生态圈发展

近年,香港更成为全球三大艺术贸易市场之一,文化体育及旅游局领导由业界翘楚组成的“文化委员会”,制订“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完善产业生态圈建设,而IP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珠宝商与热门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和日本动漫角色Chiikawa联乘合作,引发爆买抢购潮。

此外,香港艺术发展局推出“内地演出计划”,与北京、上海、长三角一带及大湾区的剧院、博物馆合作,加深两地的艺术交流和发展。

香港竞争力的未来展望

香港在国家政策赋予的战略角色定位下,通过“八个中心”的全方位发展,成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出强劲的经济韧性和竞争优势。从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固地位,到创新科技中心的蓬勃发展;从超级联系人的桥梁作用,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文化魅力,香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定位,以及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援,正朝著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迈进。

香港将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作用,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节点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确保香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巩固和提升其强劲竞争力。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秘书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孙艺宁 校对:刘雨晨 监制:姚润泽
特朗普说“很有可能”不久与俄乌领导人会晤
香港举办“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名家名作展
许正中:通过笔墨丹青 冀年轻一代珍惜当下
人形机器人重大突破!中国成最大机器人生产国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