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中心呼吁市民在恶劣天气下提高警觉预防类鼻疽感染

卫生防护中心呼吁市民在恶劣天气下提高警觉预防类鼻疽感染

日期:2025-08-05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8月5日)呼吁市民在恶劣天气下提高警觉,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预防感染类鼻疽,并特别提醒高风险群组,包括长者及长期病患者,在台风或暴雨后应避免接触土壤或泥水,减低感染风险。

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类鼻疽伯克氏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泥水中,特别是湿润的黏土。人类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经皮肤损伤/伤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尘/水滴和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长期病患者及免疫力弱人士有较大机会受感染。

根据海外文献和本地数据,在台风或暴雨后,土壤和泥水中的类鼻疽伯克氏菌有机会曝露于地面,并随着强风或暴雨令类鼻疽病菌更容易散播,令感染个案于台风或暴雨后较常出现。

因应近期本港受台风以及连日暴雨影响,中心发言人再次提醒市民,特别是高风险群组例如长期病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土壤或泥水,以免受类鼻疽病菌感染。

类鼻疽在香港属风土病,本港每年亦有录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截至昨日(八月四日),本港今年录得八宗类鼻疽个案。二○二四年共录得23宗类鼻疽个案。因应二○二二年深水埗出现的类鼻疽群组个案,中心及水务署已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及监察措施,包括在全港所有配水库的通风口加装高效能空气过滤网、加强食水的余氯含量、持续监测配水库及用户水龙头食水的余氯含量,并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感染个案。至今包括于台风及暴雨后所进行的监测结果未有出现异常情况,而食水水质监测的结果亦一直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类鼻疽病菌一般不会人传人或经动物传人,但可以透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类鼻疽的病人可出现局部感染(例如皮肤脓肿)、肺炎、脑膜脑炎、败血症或长期化脓性感染。视乎感染的部位,类鼻疽常见的病征包括发烧、头痛、局部痛楚或肿胀、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中心呼吁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如出现病征,应尽快求医,以接受适切的医学诊断和治疗。

中心再次提醒市民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

  • 避免接触受污染的土壤;

  • 进行有机会接触土壤或泥水的活动时,穿著适当的防护衣物,例如佩戴手套,并穿上水靴;

  • 高风险人士如不能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并穿上水靴

  • 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后进行清洗或淋浴;

  • 尽快清洁伤口,并以防水敷料覆盖;

  • 接触土壤和进行园艺活动后,用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卫生,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水;及

  • 外游人士可透过户外水上活动受到感染。避免接触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减低受感染的风险。

​​就更多有关类鼻疽的资料,市民可参阅中心网站

 

 

图片12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特朗普说“很有可能”不久与俄乌领导人会晤
香港举办“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名家名作展
许正中:通过笔墨丹青 冀年轻一代珍惜当下
人形机器人重大突破!中国成最大机器人生产国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