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尖端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并转化为临床应用,是推进医疗科技造福病人的关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工程学院团队牵头成立的InnoHK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联同全球顶尖学府及商业伙伴,合作推动微创及精准手术机械人技术的发展,积极研发价格合理的医疗机械人,以应对本港、内地及全球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与压力,让手术机械人逐渐成为外科医生的好助手。中心两位联合主任赵伟仁及欧国威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细说本港手术机械人的应用探索,经过近20年的技术积累与实践,当前正走向自主研发之路。他们的团队近日更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手术机械人多功能自动化具身智能平台,并已在活体动物模型上测试,团队将于明日(5日)发布相关研究详情。
身兼中大医学院院长的赵伟仁提到,早在2005年学院便率先引入美国研发的手术机械人系统,随着过去20年本港科研的提升、医学与工程协作深化,已多次在研发上有突破。其中由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与团队研发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械人」,是迄今香港自主研发最复杂的机械辅助手术平台,要确保技术安全稳定,研发过程可谓一步一辛酸,「我们的Sentire机械人有逾1.3万个部件,比拥有约万个部件的电动车复杂。我们在达文西手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平台,当中的减速机和大部分控制系统都由我们自主设计。」
高清影像灵活机械臂 开刀更安全
欧国威指,人工智能与机械人的结合,可协助医生作出最合适的判断。他解释说:「机械人就像飞机上的副驾驶员,与医生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逐步在机械人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生默契配合。」他补充,该手术机械人于2022年8月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展开临床试验,并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成为首个由香港自主设计,且获准于内地和香港使用的手术机械人。欧国威和团队亦为机械人申请欧洲认证,务求实现产业改革。目前,该腔镜手术机械人已安装于威尔斯亲王医院及中大医院,成功完成超过300例手术,成效显著。
赵伟仁表示,机械人系统借助高清3D影像及高灵活度的机械臂,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对周边器官的损伤,还提高了癌症治疗的准确性,加速了病人的康复进程。」该台机械人目前主要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包括前列腺相关疾病、泌尿外科手术及胃肠、肝胆等部位的癌症或非癌症组织切除。
突破医生体能局限 增手术效率
欧国威指,在传统手术中,医生需直接操作手术工具,手部颤抖或动作过大可能影响手术精准度。该手术机械人可实现540度空间旋转,协助外科医生突破体能局限,提升整体手术的效率,令手术过程和稳定性趋向标准化。其通过感应器将医生的操作转化为精准的机械动作,特别适用于胸腔、腹腔等狭小空间内的复杂操作。
此外,高清稳定的影像技术更能帮助医生清晰观察手术部位,完成更精细的操作。
近年来,内视镜机械人成为手术机械人领域的焦点。传统内视镜虽可用于消化道检查,但在进入如胆管、胰管、支气管等微小管道时,灵活性有限。针对此类挑战,中大团队早前自主研发软性内视镜机械人系统,能深入膀胱等体内部位进行精密操作,特别适用于早期肠癌与膀胱癌的切除手术。赵伟仁表示,与传统手术需开腹或开胸不同,内视镜手术属于无创手术,通过口腔或肛门进入体内,大幅提升了手术效率与精准度。
港研发首个手术机械智能平台明发布
此外,包括赵伟仁及欧国威在内的中大跨学科团队,近日更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手术机械人多功能自动化具身智能平台,系统已在活体动物模型上测试,仅需透过输入内窥镜图像,便可完成多项手术,团队将于明日发布相关研究详情。
欧国威透露,未来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手术技术的结合,推动医疗机械人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我的梦想是,希望每一间医院都拥有一部我们研发的机械人,并把香港最优秀的产品和技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