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育科技创新,鼓励青年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并展现香港各区特色旅游文化,香港菁英会及新家园协会特别与多个团体共同合办“区区有旅游AI艺术作品创作比赛”,比赛由善传慈善基金赞助,其他合办单位包括立法议员郭伟强办事处、互联网专业协会、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及香港青年动力协会。

比赛旨在结合AI科技与艺术,鼓励参赛者以香港岛、九龙、新界的景点为灵感,透过AI工具进行二次创作,突出地区特色,推动香港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更特别于7月举行两场“区区有旅游生成式AI工作坊”,当中第二场工作坊在8月2日,由于参加者已抵达会场,因此大会决定在黑雨下仍完成活动,直至雨势安全为止。当日邀得《AI小说炼成2》作者、知名文创人凌影生成式AI作为文字、小说及剧本创作的工具,并牛成式AI在的图像生成及影片生成应用,装备孩子及家长的AI技术知识,香港文旅互动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麦家升及新家园协会九龙西总监、深水埗区议员梁秉坚支持。当天更有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黄丽芳博士介绍“区区有旅游”AI艺术作品创作比赛3大主题:地区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安全)。
立法议员郭伟强表示,当初筹办这个目的是希望可以用AI创作,增加市民对比赛三大主题(地区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安全)的认识,令就算只能画火柴人的朋友也可以应用AI工具,以自己拍摄的相片,用AI进行艺术创作,借此吸引大家多留意及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发掘特别的题材推广18区都可以旅游的概念。
新家园协会九龙西总监、深水埗区议员梁秉坚表示,应用AI推广旅游是一个自然的趋势,我们希望同学可以学习到使用生成式AI图像及文字处理的实务技巧,就算是来自基层家庭、弱势社群,也可以公平地装备自己的AI技术能力。看见工作坊有SEN同学开头连浏览器处理不到,在导师指导下进步神速,快速学会生成不同图像及短视频技巧,可见工作坊的实用程度。
筹委会主席黄丽芳博士希望同学们可以趁著今比赛机会多了解自己所住地区的地区经济特色,并把这些特色藉图像–作为人类的共通语言去沟通及推广,并从过程之中多了解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甚至主动了解守护我们国家安全的工作者及机构,大会的主题都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非常贴地。


是次两场工作坊参考由香港菁英会及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等团体共同出版的《AI与数字教育–跨领域的同创共学》一书的教案内容。首场于立法会大楼5楼举行的工作坊更有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何嘉琪助理校长及林诗琦老师亲自讲解,知名作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萧欣浩博士更与同学及家长介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茶餐厅包含的文化典故,活动后更有立法会议员郭伟强担任星级导赏员与小朋友家长一同了解立法会的历史,令同学们更有足够的知识去准备比赛。两次工作坊出席人数共逾一百人,气氛融洽,可见同学及家长对AI应用于文化推广的兴趣,更有老师主动报名。
主办单位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暑期练习好工作坊所教授的技巧,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大会将安定得奖作者打印成实物,并作工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