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兆麟
八间资助大学日前与教资会共同签署了《大学问责协议》,引发各界关注。这份协议不仅确定了特区政府在财政赤字的困局中,毅然决然推动科教兴港的发展战略的决心与毅力,向八大提供2025/2028年三个财政年度的681亿巨额公帑,亦首次明确了在提供财政支援的同时,将同步对八大实施问责。即,要求八大在教书育人、培育青年一代港人爱国爱港、服务香港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亦明确要求八大必须主动对接国家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大学问责协议》旨在配合香港发展策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香港发展创造动能,符合香港全体市民对受资助大学的期望;新的大学问责协议,新增了调整拨款内容,明确特区政府或教资会有权针对大学违反香港法例在院校管治或公帑管理方面的重大缺失调整拨款,仅针对大学出现重大管治问题的极少数情况,大学应有的学术自主权力没有改变。
回看近几年的香港社会发展,特别是2019年黑暴犯法作乱的乱象,依然令人心有余悸。其间部分大学一度沦为窝藏暴乱分子,滥制暴力工具,渲染暴乱、“港独”歪论的道场。有大学教职员工,月月高薪厚禄,竟然“食碗面反碗底”,公然煽惑并积极参与颠覆及勾连境外反中乱港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更有大学校长公然谴责维护公义与法律尊严的执法警察,甚至无视国家,漠视香港,别有用心地声称要培养所谓的“世界公民”。因此,加强大学管治问责,提升大学治理水平,端正大学教育方向,培育胸怀祖国,服务香港的爱国爱港人才,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香港特区,将更高更广更深地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人才,以提升香港大学教育的竞争力。
过去部分大学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做好窗口及对接工作上稍为被动及并未将其作为大学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今次协议在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大学制定六大策略方针,包括大学要把握机会致力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尤其是“科教兴国”、国家五年规划、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并要遵循中央政府对香港未来的建议和指引,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等重要讲话内容,这是聚焦香港当前发展所需,有利于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香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参与者,见到协议也将一些好的做法制度化,我相信定能聚焦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鼓励大学吸引国际优秀人才来港学习发展,加强与内地和海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巩固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最大化,将香港高等教育招牌越擦越亮。
各位高等教育领域的同济们,共勉之⋯⋯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者、香港高科院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