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修订「本地生」定义,明确持受养人签证、未年满18岁的学生,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修订设过渡安排,2028/29学年起全面推行。立法会议员支持有关修订,认为可堵塞「考试移民」漏洞,保障本地学生升学权益。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说,有关安排有助堵塞政策漏洞,期望落实新安排,能有效杜绝「考试移民」乱象,善用公帑资源。他相信社会不希望议题演变为对立与分化,期望政府持续审视高才通续签情况,有需要时作出微调,同时应该进一步发展「留学香港」品牌,吸引外地生自费入读,而非只以学费资助,作为吸引人才留港定居的诱因。
立法会议员张欣宇所属的香港新方向,欢迎相关修订。自「考试移民」遭曝光以来,香港新方向已收到数以千计来自家长、学生、校长等群体反映,普遍表示对该等现象的焦虑。最新数据亦显示,通过该漏洞报读香港高等院校的人数呈倍数增长的趋势,今年文凭试 (DSE) 以外地课程自修生身份报考的人数是2021年的13倍,增加至2500 余人,其所占总报考人数比例更创2012年以来新高。政府在现阶段及早采取措施,不仅是对本地学生权益及香港教育未来的负责任之举,也能为香港本地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缓解因适龄学童人口下降而带来的收生压力。
张欣宇认为,教育局增设居港年限要求,正是为保障在港就读学生公平入学机会的必要修正。此举既可筛除短期投机者,又能将教育资源向真正扎根香港的人才家庭倾斜,实现「人才留港」的政策初衷,更能同时配合政府近年来扩大非本地生名额,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