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子毅
日前新闻报道土瓜湾益丰大厦爆咸水管导致大停电,影响八百多户居民。炎炎夏日,停电超过一日,从电视可见居民大受影响,但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市民,不难看到政府多个部门、电力公司、区议员和关爱队第一时间出动,主动抢修以及为居民提供各项支援。今日的香港,突发事故政府的确帮到手,这是市民近年的重要印象。虽然政府应对突发事故的协调机制越来越成熟,但根治问题则涉及大厦管理的资源、业主责任和物管公司的专业度问题,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自关爱队成立后,市民已经习惯关爱队在社区参与工作,不少队员来自左邻右里,面孔很熟悉,令居民放心。类近的政府协调出动的例子,本月初都有一例——北区皇后山更换临时水管。因为更换水管,附近多条乡村都要配合周末的夜间停水安排。为配合民政处和水务署的工作,当区关爱队齐齐出动展开宣传,亦走入每条受影响乡村,逐家逐户派发饮用水。更换水管当日更安排多个当值街站,以便市民查询和获取饮用水。无论是今次土瓜湾还是其他区的突发事故,已经形成政府第一时间“做野”,居民落街“揾到人”,亦可以收到有即时需要的民生物资,除反映政府协调机制的成熟,受影响居民直接获得即时资讯和政府的温暖,对政府的行动力的印象大幅改观。
回到大厦管理及物业管理本身,目前相关政策事宜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跟进推动。今次土瓜湾益丰大厦有法团和聘有管理公司,并非三无大厦,但发生事故后,不难发现有关物管公司专业度有限,未能第一时间安排抢修工作和释除居民的疑虑。虽然事件有政府和电力公司主动介入,但某程度反映物业管理公司的专业水平不一,有必要考虑如何物管界别的专业度,例如参考专业行业,设立定期培训标准,以提高业界的专业度。提高业界的专业度将会是长远工作。
与此同时,市区不乏旧式单栋或三无大厦。虽然大厦管理首要责任在于业主,但考虑到财政资源问题,如何推动老旧大厦以及三无大厦采用物管公司提供服务,政府的政策相当关键,本月,立法会民政及文化体育事务委员会刚好讨论到政府在推动大厦管理及物业管理方面的工作,文件提及民政事务总署因应《2024年施政报告》建议,将会在旧楼林立的油尖旺、深水埗、九龙城和荃湾四区,推出为期一年的“联厦联管”试验计划。顾名思义,计划协助就是区内多栋的旧式单栋或三无大厦共同聘用同一间物管公司联合管理,因计划摊分管理费用的住户数目多了,借此以较相宜的费用获得基本的大厦管理服务,从而改善过去这类大厦没有管理和改善公共区域的环境问题。
目前屋宇署设有楼宇安全贷款计划,市建局就设有楼宇复修综合支援计划,可以为合资格的业主提供一系列的财政资助,协助业主保养大厦,例如大厦的升降机、消防安全设备、排水系统等,连强制验楼都有资助计划。虽然“联厦联管”在刚过去的六月实施,尚未有进一步资讯,但相关计划具有良好目的,如试点工作顺利,亦有望通过受聘的管理公司协助旧式单栋或三无大厦的业主申请有关楼宇修复的支援基金,做好大厦保养。另一方面,新界乡郊的村屋或小型屋宇都有同类的问题,乡郊属于民青局的管辖范围,试点工作顺利亦有望“联厦联管”能否探讨扩展到乡郊地区,改善乡郊的管理以及加强预防乡郊的入屋爆窃和其他犯罪的发生。
最后,刚开展的“联厦联管”试验计划,关乎旧式单栋或三无大厦能否改善大厦管理以及相关业主能否进一步履行维修保养责任。作为大厦管理的创新举措,稍后计划的成效以及所聘用物管公司的专业度,值得读者多加关注。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